羌塘及南缘地区的地壳结构
本文关键词:羌塘及南缘地区的地壳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接收函数偏移 羌塘盆地 拉萨地块 Moho面 速度梯度
【摘要】:通过对INDEPTH III宽频地震资料的处理,采用最新发展的接收函数深度偏移叠加方法,获取羌塘盆地南部及与拉萨地块北侧的剖面。偏移图像勾画了羌塘地区的两盆夹一隆的基底,以及羌塘下地壳内存在的北倾构造序列。冈底斯的基底与羌塘地区有一定的延续性,而拉萨地块的上地壳则完全不同。同时通过与人工深反射地震剖面,发现主要大型的断裂构造在接收函数剖面上均可进行追踪对比,对于羌中隆起和和羌塘南北凹陷的深部成因有启示作用。同时发现班公-怒江缝合带Moho面错断并不明显,而在拉萨地块下方呈现的双Moho在色林错下方进行了合并。在南羌塘Moho面转换波强度不大,而北羌塘又重新恢复正常,推测这是拉萨地块向北的推挤造成羌塘下地壳部分地区重新分异的结果。双Moho的成因有待进一步分析,应该与拉萨地块下方大规模低速物质活动和MHT拆离断层的延伸有关。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
【基金】:地质调查项目羌塘地体地质长廊和含油气盆地构造背景综合研究(12120115026901)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542;P631.4
【正文快照】: 注:本文为地质调查项目羌塘地体地质长廊和含油气盆地构造背景综合研究(12120115026901)资助的成果。羌塘地区作为由于可能存在有油气资源潜力倍受关注(Wu Zhenhan et al.,2014),同时它又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和欧亚板块的阻挡作用,其隆升过程有自己的特点(Ta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京;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西藏羌塘盆地早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0年01期
2 张忠民,柳彬德,周书欣;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J];世界地质;2000年03期
3 李才,翟庆国,程立人,徐峰,黄小鹏;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J];地质通报;2005年04期
4 南征兵;李永铁;郭祖军;;新构造运动对藏北羌塘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1期
5 熊盛青;丁燕云;李占奎;;西藏羌塘盆地的重磁场特征及地质意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6期
6 谭富文,王剑,王小龙,杜佰伟;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1期
7 叶发旺;方茂龙;王树红;;西藏羌塘盆地及其东南周边地区放射性特征[J];现代地质;2008年05期
8 李才;翟刚毅;王立全;尹福光;毛晓长;;认识青藏高原的重要窗口──羌塘地区近年来研究进展评述(代序)[J];地质通报;2009年09期
9 张志攀;祝有海;苏新;;羌塘盆地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11年07期
10 罗本家,,戴国汉;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勘探区块[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占武;高锐;李秋生;匡朝阳;李朋武;贺日政;王海燕;熊小松;;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区深部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庆全;刘冬琴;何展翔;杨高印;;重磁电在羌塘盆地早期勘探中的作用[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谭富文;王剑;王小龙;;西藏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演化及含油气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尹福光;;羌塘盆地侏罗系石膏几种产出类型的新发现及其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彭智敏;陈明;陈文彬;;羌塘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分析[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高锐;李永铁;李明;张研;薛爱民;李秋生;卢占武;贺日政;李朋武;管烨;白金;;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地震方法试验与构造保存条件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匡朝阳;高锐;贺日政;李秋生;李朋武;卢占武;;南羌塘盆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案确定[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曾思红;胡祥云;李建慧;蔡建超;黄一凡;;羌塘地块中部的深部电性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李忠雄;马龙;;羌塘盆地托拉木-笙根地区地震采集技术试验[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陈建生;;地下水能够进入地幔构造中循环?——羌塘盆地河流湖泊渗漏补给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内蒙高原的同位素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桂花;羌塘盆地油气调查获新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2 李金水;西藏羌塘盆地二维攻关项目生产试验顺利[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记者 张三民 通讯员 李永奎;青海油田完成羌塘盆地勘探工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王淡宜 拉巴次伦;西藏高原羌塘盆地是个“聚宝盆”[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记者 王淡宜 拉巴次仁;羌塘盆地初步证实蕴藏大量油气[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记者 张三民 通讯员 李永奎;青海油田羌塘勘探工作圆满结束[N];青海日报;2010年
7 李晓明;羌塘盆地又现液体油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记者 李晓明;羌塘盆地又现液体油苗[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杨靖;羌塘盆地油气宝藏待开垦[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张明春 本报通讯员 任淑珍;世界屋脊的求索[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军;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构造分析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生龙;南羌塘盆地改则—荣玛地区侏罗系沉积、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卢占武;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油气远景的影响[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4 刘国成;羌塘地块壳幔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模式[D];吉林大学;2014年
5 伍新和;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贾建称;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与动力学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宋春彦;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8 付修根;北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9 谌微微;羌塘地块白垩纪火山岩和红层古地磁学和年代学新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时志强;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波;西藏羌塘荣玛乡东一套火山岩的年龄、源区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韦熠;西藏羌塘中部南羌塘增生杂岩沉积环境分析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泉;西藏羌塘荣玛地区亚丹片岩变形变质特征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何亚东;藏北羌塘荣玛乡地区晚古生代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王文国;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莫永欣;羌塘盆地冻土区钻探岩芯微生物群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杨耀;南羌塘盆地构造属性与油气资源远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甘子塬;羌塘盆地鲤鱼山—长梁山地区二叠—三叠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朱府升;羌塘盆地中部构造裂缝发育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林晓华;羌塘盆地侏罗系生储盖及其组合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150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5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