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煤层综放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特厚煤层综放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特厚煤层 综放采场 巷道大变形 支承压力 数值模拟
【摘要】:针对特厚煤层综放采场邻空巷道超前支护段巷道大变形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郭家河煤矿1305工作面回采过程,得到综放采场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分析邻空巷道大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及影响范围逐渐增大,峰值点位于工作面前方10~25 m,峰值应力集中系数在1.2~3.2之间,支承压力影响范围超过100 m,影响集中区域为工作面前方60 m;采空区的存在使得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增大4倍以上,应力集中系数增大0.7~1.3,随着工作面邻近,侧向支承压力增长速度变快,应力峰值深入实体煤的距离增大;邻空巷道强矿压显现是双向高支承压力叠加作用的效果。
【作者单位】: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40;51304117)
【分类号】:TD323
【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郭家河井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北部,井田属于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麟游区一部分,井田内沟谷主要为南北向,沟谷中出露的白垩系地层产状平缓。1305工作面为郭家河煤矿东翼第二采面,工作面推进距开切眼600 m左右处开始毗邻1303工作面采空区。煤层平均开采深度5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广祥;杨科;常聚才;;非对称综放开采煤层三维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层厚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科;;不同采厚非对称开采围岩变形特征模拟分析及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2 王磊;谢广祥;;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矿压的采厚效应研究[J];矿冶;2008年04期
3 谢广祥;王磊;;Influence of mining thickness to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teways at FMTC faces[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8年01期
4 ;Caving thickness effects of surrounding rocks macro stress shell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9年02期
5 孔宪法;季春旭;杨永康;康天合;柴肇云;;浅埋综放采场合理工艺参数的数值试验研究[J];煤矿开采;2011年03期
6 谢广祥;王磊;;工作面支承压力采厚效应解析[J];煤炭学报;2008年04期
7 谢广祥;王磊;;综放工作面煤层及围岩破坏特征的采厚效应[J];煤炭学报;2010年02期
8 杨科;谢广祥;;深部长壁开采采动应力壳演化模型构建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0年07期
9 胡建军;;基于FLAC~(3D)的露天转地下磷矿山矿块结构参数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10 谢广祥;杨科;;采场围岩宏观应力壳演化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科;围岩宏观应力壳和采动裂隙演化特征及其动态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卫兵;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张志强;沟谷地形对浅埋煤层工作面动载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李传明;煤层力学特征与瓦斯赋存状态演化采掘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孟贤正;采放比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波;近距离煤层开采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张向阳;采场围岩应力壳力学特征的柱宽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文学;采动裂隙岩体应力恢复及其渗透性演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海峰;高瓦斯煤层采动应力对采场瓦斯压力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伟利;保护层开采围岩力学特征及其层间距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学会;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力学特征研究及其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任庆峰;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5 闫书缘;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卸压开采采动高应力演化及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6 史文豹;原巷充填无煤柱掘巷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许鸣皋;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覆岩运移与应力—裂隙演化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科,谢广祥;综放开采煤层应力分布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2期
2 杨科;谢广祥;常聚才;;综放非对称开采顶煤岩运移数值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3 谢广祥;杨科;常聚才;;综放开采煤层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现场实测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3期
4 谢广祥;综放工作面及其围岩宏观应力壳力学特征[J];煤炭学报;2005年03期
5 谢广祥;;采高对工作面及围岩应力壳的力学特征影响[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6 靳钟铭,魏锦平,靳文学;放顶煤采场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陈忠辉,谢和平,王家臣;综放开采顶煤三维变形、破坏的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8 吴健;陆明心;张勇;郝海金;阎保金;秦风华;;综放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9 谢广祥;杨科;刘全明;;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0 谢广祥;杨科;常聚才;;综放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实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开智,刘义学;放顶煤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3年Z1期
2 李洪,代进;支承压力的弹性基础梁解算初探[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3 宋振骐;卢国志;夏洪春;;一种计算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新算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岳东;江万刚;;综放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模拟研究[J];陕西煤炭;2006年04期
5 司荣军;王春秋;谭云亮;;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2期
6 王保安;;93上01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现场实测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3期
7 黄士辉;朱永鹏;李东峰;;推进方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8 赵同彬;张洪海;陈云娟;谭云亮;;支承压力分布演化规律及对煤岩体破坏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唐军华;白海波;杜锋;;采场支承压力分区变异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安文勇;陈士升;;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保国;刘先贵;;深部开采时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的有限元模拟[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滕学军;张万斌;;锤击波速法测量煤体支承压力试验研究[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3 蒋金泉;刘保国;;采场三维状态下顶板初次破断与支承压力显现[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谭云亮;赵卫东;;变基础梁的解及对顶板断裂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伟芳;考虑围岩力学性质梯度特征的支承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磊;采厚对支承压力分布及动力灾害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富林;松软煤层采场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围岩控制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友伟;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及保留巷道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梁赛江;深井综放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及围岩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孟鑫;东海矿深部回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180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8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