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多羧类固废作为浮选剂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胺多羧类固废作为浮选剂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胺多羧固废 浮选剂 改性 磷矿浮选 钾盐浮选
【摘要】:VA唑法工艺生产维生素B6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产方法,但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固体废弃物。这种有机固废极易分散在水中,从工艺过程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认为这种废弃物分子结构中具有氨基和和羧基,有作为选矿行业浮选剂的良好前景。在此基础上,依次用可溶性钾盐矿、石墨矿和磷矿对其浮选性能进行了探索,以期将其变废为宝。首先探索了这种黑高当作可溶性钾盐浮选剂的效能。用沉淀浮选法对罗布泊泻利盐田的泻利盐进行了浮选,采用了先水分解,后浮选的方式。在这种固废用量2 kg/t,矿浆浓度为30%时可以取得一定的捕收效果,将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由1.47%提升到6.67%,但与工业应用有较大差距。将这种固废的饱和溶液10mL加入到250mL过饱和泻利盐中,鼓入气泡,收集泡沫层,发现最终获得精矿的钾离子质量分数8.54%要比用沉淀浮选法获得精矿的钾离子质量分数6.67%要好,并用融合了双水相分离和胶束理论的新的浮选理论进行了解释。随后将这种固废用作大冶灵乡的石墨矿的浮选剂时,依次将这种固废用作石墨矿浮选的捕收剂和起泡剂,石墨矿中浮选起泡剂和辅助捕收剂的药剂,并将这种炓膏用十二烷基苯硫酸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醇磺酸酸酯钠等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改性再赢用到石墨矿的浮选中。在黑膏保持原始状态前,用生石灰作为pH调节剂,抑制剂采用模数为2.5的水玻璃,改变黑膏和煤油的配比,精矿的碳含量在15%-25%之间波动。采用表面活性剂进行改性,捕收剂与黑膏的配比都设为1:4,且用量都为1kg/t,精矿的固定碳含量在25%-30%之间。这种固废作为石墨矿的浮选药剂,有较好的起泡性能和捕收性能,但选择性较差,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后有一定的提升但并不明显。对这种固废作为磷矿浮选捕收剂的性能进行探索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合黄麦岭磷矿浮选的正浮选工艺为磨矿时间3h,矿浆的浓度20%,捕收剂的用量为3kg/t,碳酸钠的用量定为4kg/t。用黑膏对黄麦岭磷矿进行了正反浮选试验,并用常规捕收剂作了对照,正浮选所得精矿的质量分数为19.34%,反浮选所得精矿的质量分数为16.78%,正浮选效果要明显好于反浮选。采用磷矿进行浮选实验的结果证明这种固废作为磷矿的捕收剂,捕收的能力要比油酸钠强,但选择性则稍微弱一些。用油酸钠盐、硬脂酸钠盐和菜籽油脂肪酸钠盐对这种炓膏分别进行了改性处理,并随之做了浮选的实验。几种表面的活性剂斗配成2%的浓度,然后表面活性剂每两种以5:5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表面活性剂。当用这些表面活性剂进行改性后均取得了比较好的配伍效果,都大于单一使用一种捕收剂所取得的效果,其中以油酸钠所取得的效果相对较好。通过简单的一次粗选加上一次精选的开路之实验,将磷矿的品位由15.5%提高到了28.8%。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2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美固废行业龙头企业在沪进行战略合作[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7期
2 王琼;於林锋;;企业联动,打造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链[J];粉煤灰;2012年06期
3 何奈里;;展示固废管理生动实践 着力打造美丽杭州样本[J];杭州(周刊);2013年09期
4 刘安华,李辽沙,余亮;含钒固废提钒技术及展望[J];金属矿山;2003年10期
5 罗邦容;;含汞固废(危废)焙烧过程汞的迁移及治理技术研究[J];四川环境;2005年06期
6 廖琳;李阳;韩继红;张颖;;城市固废再生建材的应用实践[J];绿色建筑;2011年02期
7 樊钧;李阳;;上海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粉煤灰;2012年03期
8 郭剑峰;;开启固废回收新模式[J];科技潮;2012年09期
9 杨光辉;;在固废中掘金 让循环再发力[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年23期
10 谢云;谢昆;;科学管理固废 助力企业持续发展[J];川化;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毅;薛佳;青光志;姜涛;吴怡;;四川省固废处置存在问题分析及污染控制研究[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藏留洋;王金鑫;;京津冀城镇群农村固废梯级利用策略[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郭锋;王广林;;生物养殖处理养牛场固废——实现养牛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4 庄维健;;超大型固废筒仓结构设计探讨及应用[A];2010固废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向伟;马刚平;余广炜;廖洪强;;首钢采用配型煤炼焦技术处理焦化有机固废的工程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周顺成;施一新;;沙钢固废料处理工艺技术实践[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12年
7 ;《粉煤灰》双月刊[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德志;张雄;;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德志;陆沈磊;;建筑固废在地震灾区的产业化实践[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10 夏侯娟;曾敏;朱百鸣;;对当前固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蒸蒸;规范固废拆解业发展[N];台州日报;2006年
2 实习记者 张勤峰;合加资源 固废先锋步入快车道[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沈佳;我市建成全国唯一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N];朔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陈茗佳;2016年固废综合利用率将达85%[N];兰州日报;2012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袁兆辉;“固废”不再是垃圾[N];山西日报;2013年
6 山东省茌平县环保局 孙立华;固废防治急需全过程监管[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刘淑花 薛礼伟;引进先进理念 拓展固废利用[N];朔州日报;2013年
8 ;确保完成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考核指标[N];太原日报;2013年
9 李晓并;多渠道推进我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N];太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张兴刚;能化固废利用尚欠政策春风[N];中国化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艳;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振中;煤基固废与牛粪混合发酵基质在荒漠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郭淇钢;饱和城市固废一维降解固结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王亚;多胺多羧类固废作为浮选剂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4 周闻;淮北电厂固废综合利用方法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玲玲;矿山含硫固废堆微生态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高波;固废磷化渣资源化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毛伟娟;洱海流域农村固废基质化处理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郭颖;固废处置中持久性自由基/二恶英的排放特性及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马保东;兖州矿区地表水体和煤堆固废占地变化的遥感检测[D];东北大学;2008年
10 杨文卿;固废稳定化与材料老化新型一体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8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8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