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川西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11-15 12:35

  本文关键词:川西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花岗岩 地球化学 稀有金属 甲基卡 川西


【摘要】:川西甲基卡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富集区,矿区出露的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与含矿伟晶岩脉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本文对该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_2(73.17%~74.53%)、高碱(K_2O+Na2O=7.86%~8.24%)、富钾(K_2O/Na_2O=1.07~1.46)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23~1.26,为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Zr和Ti亏损明显;稀土总量(ΣREE)为(28.27~34.27)×10~(-6),平均31.15×10-6,(La/Yb)_N为15.77~19.34,δEu=0.50~0.56,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是以泥质岩为主的岩石部分熔融而成,岩浆可能来源于本区三叠纪西康群砂泥岩为代表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是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具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3±1 Ma,是印支末期松潘-甘孜造山带大规模滑脱推覆阶段的产物。花岗岩中富集Li、Be、Cs、Rb、Ta、Hf、W、Sn、F等,为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8014) 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1212011220369)
【分类号】:P588.121;P618.6
【正文快照】: 川西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西侧,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矿床富集区。在矿区中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围绕花岗岩分布有众多含稀有金属的伟晶岩脉。花岗岩侵入体与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因此深入研究矿区二长花岗岩的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付小方;侯立玮;王登红;袁蔺平;梁斌;郝雪峰;潘蒙;;四川甘孜甲基卡锂辉石矿矿产调查评价成果[J];中国地质调查;2014年03期

2 孔会磊;董国臣;莫宣学;赵志丹;朱弟成;王硕;李荣;王乔林;;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J];岩石学报;2012年05期

3 朱金初,饶冰,熊小林,李福春,张佩华;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岩石的对比和成因思考[J];地球化学;2002年02期

4 王联魁,王慧芬,黄智龙;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J];岩石学报;2000年02期

5 王联魁,王慧芬,黄智龙;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稀土地球化学标志[J];岩石学报;1999年02期

6 黎彤,袁怀雨,吴胜昔;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01期

7 付小方,候立玮,许志琴,王宗秀;雅江北部热隆扩展系的变形-变质作用[J];四川地质学报;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春华;罗小亚;李胜苗;;湖南道县正冲稀有金属矿床云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成矿的约束[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2 梁斌;付小方;唐屹;潘蒙;袁蔺平;郝雪峰;;川西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3 雷浩;肖志才;李静;;滇西象达地区蚌渺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矿产与地质;2016年02期

4 沈欢喜;石磊;聂张星;钱祥;杨敬明;;安徽东至查册桥金矿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6年01期

5 甄大超;黄旺宏;刘文凯;;矿化域模型在某铷矿床工业指标制定中的运用[J];地质与勘探;2016年01期

6 廖圣兵;陈荣;褚平利;曾剑威;王存智;张彦杰;黄文成;;浙江长乐绿溪花岗岩体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01期

7 付小方;袁蔺平;王登红;侯立玮;潘蒙;郝雪峰;梁斌;唐屹;;四川甲基卡矿田新三号稀有金属矿脉的成矿特征与勘查模型[J];矿床地质;2015年06期

8 洪涛;游军;吴楚;徐兴旺;;滇西桃花花岗斑岩中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年龄信息:对扬子板块西缘基底时代的约束[J];岩石学报;2015年09期

9 余长发;潘蔚;尹力;田青林;;祁漫塔格石棉矿二叠纪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5年03期

10 包创;陈岳龙;步小飞;陈雪;李大鹏;;云南怒江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赵芝;于扬;代晶晶;陈郑辉;李德先;屈文俊;邓茂春;付小方;孙艳;郑国栋;;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地质;2013年02期

2 刘德利;刘继顺;张彩华;周余国;;滇西南澜沧江结合带北段云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8年01期

3 张旗;王元龙;金惟俊;贾秀勤;李承东;;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识别[J];地质通报;2008年01期

4 吴福元;李献华;郑永飞;高山;;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J];岩石学报;2007年02期

5 彭头平;王岳军;范蔚茗;刘敦一;石玉若;苗来成;;澜沧江南段早中生代酸性火成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02期

6 王登红,李建康,付小方;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05年06期

7 王登红,邹天人,徐志刚,余金杰,付小方;伟晶岩矿床示踪造山过程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8 俞赛赢,李昆琼,施玉萍,张惠华;临沧花岗岩基中段花岗闪长岩类研究[J];云南地质;2003年04期

9 李兆麟,张文兰,李文,翟伟,石贵勇;云南哀牢山和新疆可可托海伟晶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电子探针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10 王联魁,王慧芬,黄智龙;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J];岩石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Vriend.S.P;Oosterom.M.G;Bussink.R.W;Jangen.J.B.H;刘崇民;;葡萄牙里古费地区钨-敄花岗岩中微量元素的特征[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6年08期

2 A. J. R. White;J. D. Clemens;L. T. Silver;B. W. Chappell;V. J. Wall;刘喜山;;S—型花岗岩及其在北美西南部可能缺失[J];世界地质;1987年04期

3 P.R.Simpson;JaneA.Plant;赫英;;高热花岗岩对铀成矿省形成的作用[J];国外铀金地质;1989年01期

4 敬兴辽;苏州花岗岩成因初探[J];地质地球化学;1991年03期

5 范春方,陈培荣;赣南不同类型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4期

6 赵风清;参加芬兰地质考察总结(Ⅰ)——芬兰中部地块的后造山花岗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7 赵风清;参加芬兰地质考察总结(Ⅱ)——古元古代非造山的环斑花岗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8 陈必河,肖冬贵,周国祥;湖南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花岗岩成岩与成矿[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1年04期

9 赵太平;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的质疑[J];地质论评;2001年05期

10 万勇泉,汪雄武,张建超;中国花岗岩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潜;;论香花岭花岗岩的成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0)[C];1987年

2 吴思本;钟畅华;;广东贵东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岩体的涡旋定位[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4)[C];1991年

3 卢欣祥;肖庆辉;邢优云;尉向东;孙延贵;;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时代[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蒋国豪;胡瑞忠;;江西大吉山白云母花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清茶;夏斌;张玉泉;;云南勐平-大平碱性花岗岩成因及其成矿[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汉林;杨树锋;吴建勇;程晓敢;肖安成;;花岗岩岩体的冲断变形—以祁连山北缘金佛寺花岗岩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赫英;;渗浸花岗岩及其找矿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9—30)[C];1997年

8 齐有强;胡瑞忠;刘q,

本文编号:1189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89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