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大采高采动覆岩变形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17:28

  本文关键词:大采高采动覆岩变形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相似模拟 大采高 覆岩 垮落带 裂隙带


【摘要】:为合理设计大采高工作面高抽巷布置层位及抽采方案,基于大采高采动覆岩变形和裂隙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以某实际工作面覆岩分布与地质条件为原型,采用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引起的覆岩变形、破坏和下沉。利用YJD-27静动态电阻应变仪数控自动巡回监测系统和Leica-TC405全站仪观测系统监测和记录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大采高工作面垮落带发育高度约为采高的4.2倍,中部裂隙带发育高度约为采高的16倍,覆岩应变程度最明显区域为距煤层顶板约60 m位置;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的破断、下沉,及其导致的煤层顶板裂隙的发生、发展和闭合,均有阶段性特征。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474010,11472007)
【分类号】:TD325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数量不断增加,日产量达到万吨级水平,由此带来的煤层顶板移动变形,顶板周期来压的强度、支架载荷、动载系数、覆岩层断裂垮落后产生的自由空间,断裂带高度受关键层特征的控制等矿压特征与传统工作面有一定差异。大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必明;俞启香;王凯;;远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层透气性动态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rol Factors of Surface Wells for Relieved Methane Drainage in the Huainan Mining Are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1年04期

2 马占国;赵国贞;龚鹏;耿敏敏;范金泉;;采动岩体瓦斯渗流规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郭德勇;吕鹏飞;单智勇;谢安;;瓦斯抽放煤层增透深孔聚能爆破钻孔参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田坤云;孙文标;魏二剑;;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刘健;刘泽功;高魁;;巨厚煤层高位钻孔抽采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瓦斯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3期

6 郭德勇;吕鹏飞;王义贵;杨睿;;深孔聚能爆破煤层增透爆破参数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7 刘三钧;林柏泉;高杰;郝志勇;李全贵;孟杰;;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裂隙变形相似模拟[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郑万成;杨波;李一波;;急倾斜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过程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J];煤炭工程;2011年02期

9 程详;赵光明;;远程下保护层开采煤岩卸压效应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9期

10 石必明;刘泽功;;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层变形特性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公忠;田坤云;王国际;;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其数值模拟[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2 段昌瑞;薛俊华;;首采关键层远程上覆煤岩卸压变形特征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易丽军;突出煤层密集钻孔瓦斯预抽实验室与数值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缪燕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矿井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黄华州;远距离被保护层卸压煤层气地面井开发地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以淮南矿区为例[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刘应科;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特性及钻井抽采消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宋常胜;超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裂隙演化及渗流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薛东杰;不同开采条件下采动煤岩体瓦斯增透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吕鹏飞;聚能爆破煤体增透及裂隙生成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王文学;采动裂隙岩体应力恢复及其渗透性演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贾天让;煤矿瓦斯赋存和运移的力学机制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恩宝;新集煤矿远程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效果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明松;上保护层开采煤岩变形与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3 颜智;近距离煤层群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魏磊;下保护层开采覆岩结构演化及卸压瓦斯抽放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5 洪松;急倾斜俯伪斜下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李伟利;保护层开采围岩力学特征及其层间距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7 邵明虎;下保护层开采煤岩层变形特征及保护范围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8 孟令君;西马矿下保护层最小可采层间距的分析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鹏;李雅庄煤矿下保护层开采卸压保护范围及可行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玺茹;采动煤岩体损伤演化与瓦斯渗流耦合作用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学术,,鲜学福,张广洋,桂云贵,许江;煤的渗透性研究[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孙培德;变形过程中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S1期

3 刘才华,陈从新,付少兰;剪应力作用下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4 冯增朝,赵阳升,文再明;煤岩体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机理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5 林柏泉 ,周世宁;煤样瓦斯渗透率的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永华,王济忠,孔凡铭,刘秀娥,靳仁昌,郑景奇;覆岩破坏的钻孔观测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12期

2 任奋华,蔡美峰,来兴平,康永华,刘治国;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监测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伟韬 ,武强 ,李献忠 ,陈东印;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与模拟方法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5年05期

4 马占国;黄伟;郭广礼;陈占清;;覆岩失稳破坏的时变边界力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刘瑾;张观瑞;;煤矿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赵小平;;煤矿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伟;;采空区覆岩失稳引发冲击性灾害机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李连崇;唐春安;梁正召;;考虑岩体碎胀效应的采场覆岩冒落规律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11期

9 徐廷甫;康钦容;张卫中;邓月华;;仰斜开采覆岩移动及对地表坡体稳定性的影响[J];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10 陈佳松;;新集三矿可采煤层的覆岩破坏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杨居友;;覆岩(离层)注浆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10 耿养谋;;矿山开采覆岩应力拱演化规律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1204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04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