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吸附铀的机理
本文关键词: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吸附铀的机理
【摘要】:采用海藻酸钠包埋黑曲霉及活性炭粉末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微球,利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铀溶液的p H值、初始铀浓度、吸附时间、黑曲霉粉末与活性炭粉末质量的配比及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微球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其吸附铀的影响。通过对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吸附铀的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分析吸附前后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微球表面的形貌、化学组成和官能团结构的变化,进而探讨吸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吸附铀的最佳条件为p H值为5.0,铀初始浓度为1 mg/L,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微球投加量为0.3 g/L,9 h即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691.7 mg/g。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吸附铀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4;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5和0.9993,体现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对铀的吸附模式是以单层吸附为主与多层吸附的共同作用的吸附模式。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4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05093,51574152)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3C800) 衡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13KS31) 南华大学创新训练中心“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校级项目(201412,201422,201501) 南华大学“铀矿山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与控制”创新团队项目(NHCXTD04)~~
【分类号】:X753;TQ424.1
【正文快照】: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环保能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1]。要保障核能的发展,必须加大铀矿开采和选冶力度[2]。然而在铀矿开采和选冶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同浓度的铀废水,铀废水会通过纵向渗透迁移和横向迁移,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通过水循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泽君;史文革;;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J];金属矿山;2015年01期
2 陈华柏;谢水波;刘金香;肖拾红;曾涛涛;凌辉;王劲松;;厌氧颗粒污泥吸附铀(Ⅵ)的特性与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09期
3 任德曦;胡泊;;论推进我国完整的核能产业经济体系的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王丽超;罗学刚;彭芳芳;赵鲁雪;;铀尾矿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5 林海;周闪闪;董颖博;许晓芳;;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对矿山酸性废水中Zn~(2+)的吸附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6 邹晓亮;王劲松;莫辉艳;彭瑞婷;皮艾南;贾亮;;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对U(Ⅵ)的吸附性能及机制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04期
7 李小燕;刘义保;花明;李金轩;高柏;;改性玉米芯吸附溶液中U(Ⅵ)的热力学特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年04期
8 徐磊;钱建平;唐专武;;我国铀矿废渣石污染特点及治理方法[J];中国矿业;2013年01期
9 于梅艳;姜巧娟;;细胞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2年02期
10 彭国文;丁德馨;胡南;杨雨山;王晓亮;;纳米Fe_3O_4负载啤酒酵母菌对铀的吸附性能与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密;黄婧;戴士祥;张晓文;张彪;丁德馨;;采用HF和HClO_4从铀尾矿中浸出铀的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2 申建;吕俊文;唐振平;吕洋;;表面活性剂MES协同硫酸对含铀废渣中铀的浸出动力学[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1期
3 喻清;丁德馨;李登科;余园平;罗艺;王启方;胡南;;固定化黑曲霉活性炭吸附铀的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04期
4 胡鄂明;邵二言;赵静;;含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6年01期
5 喻清;丁德馨;李登科;余园平;罗艺;王启方;;固定化活性炭吸附铀(Ⅵ)试验[J];金属矿山;2016年02期
6 曾涛涛;鲁慧珍;刘迎九;刘金香;荣丽杉;马华龙;谢水波;;耐铀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01期
7 彭国文;肖方竹;孙世雄;张志军;胡南;王晓亮;丁德馨;;功能化炭基磁性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12期
8 李小燕;张明;刘义保;李寻;杨波;花榕;刘云海;;离子强度、阴阳离子和腐殖酸对纳米零价铁去除溶液中U(Ⅵ)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12期
9 刘金香;谢水波;王永华;刘迎九;蔡萍莉;熊芬;王文涛;;蒽醌-2-磺酸钠介导下奥奈达希瓦氏菌还原U(VI)(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12期
10 周小梅;赵运林;库文珍;董萌;胥正钢;;荧光假单胞菌对洞庭湖湿地镉污染土壤碳氮生理类群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地球与环境;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荣;石光辉;吴春笃;;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印染助剂;2014年03期
2 ;辐射加工业:迈向“提速”时代[J];中国核工业;2013年11期
3 夏良树;黄欣;曹存存;吕俊文;陈伟;;红壤胶体对U(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10期
4 隋颖;张立平;;吸附法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3年10期
5 刘婵;王玉建;李大平;高平;何晓红;;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合成黄铁矾和施氏矿物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10期
6 张爽;陈志宝;晏磊;马星辰;赵丹;;海藻酸钙固定化At.ferrooxidans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陈月芳;曹丽霞;林海;董颖博;程v,
本文编号:1211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1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