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分析仪测定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TOC分析仪测定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吸附量 浮选药剂 TOC分析仪 白云石 油酸钠
【摘要】:使用TOC分析仪快速测定有机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并以分析纯试剂油酸钠和自制混合脂肪酸类捕收剂GJBW为研究对象,对该测定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OC分析仪法能够准确测定油酸钠、GJBW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相比于传统溶剂萃取-分光光度计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无毒无污染等优势,适合测定实验室单一有机药剂体系(包括组成成分复杂的复配有机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B07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4005) 贵州省“125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黔教合专项字[2013]019 贵州省重大专项[(2011)6023号]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院研201405)
【分类号】:TD923
【正文快照】: 研究浮选过程中捕收剂等的吸附现象对探索浮选理论和指导浮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量是衡量其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标准[1]。传统的药剂吸附研究方法主要有红外光谱法[2]、荧光光谱法[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以及QCM-D法[5]等。但吸附量的测定均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恩霞,余海燕,宋菊秀;4A沸石Ca~(2+)吸附量测定方法探讨[J];非金属矿;1999年03期
2 陈以义;;茶叶吸附量的研究[J];茶业通报;1990年02期
3 满田久辉;孟庆生;;关于气固相蛋白质二氧化碳结合部位的鉴定[J];粮食贮藏;1980年01期
4 席琛,王彦,耿信笃;卵清蛋白在疏水连续棒状色谱中吸附量与溶剂浓度间关系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年03期
5 沈俭一,王谷丰;吸附量热仪及其体积校正[J];催化学报;1998年02期
6 宋湘,杨冠英,柯杰,韩布兴,赵扬,阎海科;聚丙烯酰胺在油砂上吸附量和吸附[J];化学通报;1998年01期
7 陈健;黄政仁;董绍明;江东亮;;用热分析技术测定碳化硅粉体对聚乙二醇的吸附量[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8 杨向平,周建昌,宋锡周;多组分液相吸附各组分吸附量的计算方法[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04期
9 欧秀花;李玉虎;黄四平;;纸质、纺织品类文物萘吸附量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康华;王友林;穆根胥;李峰;张航泊;朱红玉;;细菌在黄土上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吸附量对土壤石油降解的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秀;;黄土性土壤对铬砷的吸附量及其吸附形态[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圆圆;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艳;盐渍土洗盐废水的吸附脱盐方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蔡青云;耐铅镉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吸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吕荣;飞灰及改性飞灰吸汞过程的热化学动力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杨茜;间隔链与疏水层对硅沸石醇水分离效力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李志刚;球形聚苯乙烯基纳米水合氧化锆去除水体中As(V)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张敬华;啤酒酵母和谷壳对水体中铜铅离子的吸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付威;NH_2-SBA-15的合成、表征与吸附量热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彭军;壳聚糖为载体的染料亲和吸附剂对水中蛋白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9 薛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177)制备及其吸附典型VOCs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艾莹莹;低浓度二氧化碳高效吸附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1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