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极近距煤层矿压显现强度的间距影响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05:11

  本文关键词:极近距煤层矿压显现强度的间距影响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极近距煤层 矿压规律 数值模拟


【摘要】:为分析浅埋近距煤层下工作面在通过上层采空区和遗留煤柱时矿压显现机理,合理确定支架支护阻力,对浅埋深、近距条件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强度变化规律与工作面支架阻力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层间距的增大,支架阻力逐渐减小;当层间距小于15 m时,层间距变化对该工作面矿压显现变化影响较大;当层间距大于15 m时,层间距变化对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变化影响较小。在采空区、煤柱与实体煤层下矿压显现呈现不同规律:采空区下来压步距9.8 m,最大工作阻力10 920 k N,动载系数1.3;煤柱下来压步距10.8 m,最大工作阻力11 065 k N,动载系数1.35;实体煤下来压步距12.2 m,最大工作阻力10 742 k N,动载系数1.39。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31118-02)
【分类号】:TD323
【正文快照】: 神东煤田地处陕蒙晋交界,煤层埋藏浅、倾角小、地质结构简单、煤质优良是该地区煤层赋存的典型特征[1]。近年持续高强度开采已经使得该地许多煤矿上部煤层开采殆尽,故而形成了上下煤层开采问题[2]。鞠金峰、许家林等[3-6]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控制关键块体回转运动的角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鞠金峰;许家林;;浅埋近距离煤层出煤柱开采压架防治对策[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2 刘红元,唐春安,芮勇勤;多煤层开采时岩层垮落过程的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飞鸿;罗冠炜;刘京学;王锦山;;条带开采沉陷预测分析与工程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夏筱红;隋旺华;杨伟峰;;多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过程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3 卜万奎;;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控制作用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信晓东;;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的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0年04期

5 李承军;侯圣权;;遗留煤柱影响区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04期

6 杨明;孟祥瑞;高召宁;程详;;采场覆岩移动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2年06期

7 刘俊杰;;采场前方应力分布参数的分析与模拟计算[J];煤炭学报;2008年07期

8 胡金鉴;周广飞;武晓明;杨科;;近距离采空区下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演化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8期

9 周海丰;;综采工作面过上覆集中煤柱压架机理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7期

10 许家林;朱卫兵;鞠金峰;;浅埋煤层开采压架类型[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海金;;开采方法对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影响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青峰;特厚煤层高效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罗一忠;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重大危险源辨识[D];中南大学;2005年

4 韩斌;金川二矿区充填体可靠度分析与1#矿体回采地压控制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杨帆;急倾斜煤层采动覆岩移动模式及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6 丁陈建;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吴启红;矿山复杂多层采空区稳定性综合分析及安全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杜善周;神东矿区大规模开采的地表移动及环境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高文龙;采空区特高压输电杆塔的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彭永良;铁路路基下伏多层大型采空区治理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岳艳艳;深部粘土—煤系风化岩接触带类型及开采致灾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2 李晨阳;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放面压架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姜精鹏;刀柱下极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开采采场围岩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晓坡;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玉,贺兴元;局部煤柱下安全采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1年10期

2 鞠金峰;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刘文涛;;近距离煤层采场过上覆T形煤柱矿压显现规律[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10期

3 鞠金峰;许家林;朱卫兵;陈苏社;;大柳塔煤矿22103综采面压架机理及防治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4 鞠金峰;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出倾向煤柱动载矿压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1期

5 古全忠,史元伟,,齐庆新;放顶煤采场顶板运动规律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6年01期

6 麻凤海,范学理,王泳嘉;岩层移动动态过程的离散单元法分析[J];煤炭学报;1996年04期

7 鞠金峰;许家林;;倾向煤柱边界超前失稳对工作面出煤柱动载矿压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2年07期

8 王国旺;;活鸡兔井工作面矿压规律及安全措施[J];陕西煤炭;2007年01期

9 唐春安;岩石声发射规律数值模拟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10 林崇德;层状岩石顶板破坏机理数值模拟过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德威;杨山印;郑灿广;;综放开采矿压显现异常分析与防治[J];煤矿现代化;2007年06期

2 葛君山;;矿压显现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J];工矿自动化;2009年10期

3 吴基文;煤系后生变形对矿压显现的影响[J];东北煤炭技术;1998年03期

4 刘效云,郑怀明,朱正杰;任楼矿7煤顶分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及其控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徐景贤,程云凤,雷洪彪;倾斜长壁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点[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贾民,齐方跃,彭担任;综放“孤岛”开采工作面两巷矿压显现[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3期

7 李良林,陈怀合,聂建湘;近距离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J];煤炭技术;2004年11期

8 马振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及其控制[J];煤炭工程;2005年07期

9 李剑峰;;综放开采矿压显现异常防治措施[J];煤矿机械;2010年11期

10 郭东生;;矿压的分布与影响矿压显现的因素分析[J];科技风;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胜;;浅析影响长壁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2 姚建国;郭藩强;冯夏庭;王泳嘉;;采用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预测预报矿压显现[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全明;;大采高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的长度效应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4 盛秉义;;综采支架压力测监系统在永定庄煤业公司的应用[A];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5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闫宪洋;;构造复杂区域煤层回采的冲击危险性分析[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常颖;柳玉兴;王文波;李恭健;;龙口海下煤炭安全开采保障关键技术[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传彤;宣东二矿采场矿压显现及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郝浩;浅埋特大采高综采面沿空侧强矿压显现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裴松;综采工作面推进速率与矿压显现关系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朱恒忠;安顺煤矿顶板运动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邢玉章;综放采场矿压显现异常机理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13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13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