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新疆木垒煤田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3 07:16

  本文关键词:新疆木垒煤田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补给来源


【摘要】:查清煤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及流动模式是矿区安全开采的重要基础保障之一。通过环境同位素示踪剂(~2H和~(18)O)以及地下水~(14)C测年技术,识别出新疆木垒煤矿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显示:该区中部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高海拔山区降水,南部地区潜水的平均补给高程约为1 700~2 300 m。~(14)C测年结果与同位素δ~(18)O低值表明,第三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是晚更新世寒冷气候条件下补给形成的;侏罗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与现代潜水之间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流动途径是基岩裂隙水在出山口渗出地表后部分通过山前透水层渗入地下,进而补给潜水及第三系裂隙水或侏罗系孔隙裂隙水。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52、41502247)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YYWF201627)联合资助
【分类号】:P641.461
【正文快照】: 新疆木垒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开发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地水资源的短缺及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煤炭基地开发,而且地下水对矿区的安全开采也具有重大影响[1-3]。因此,查明矿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循环流动规律是保障煤炭资源安全开发的重要前提[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增朝;赵阳升;吕兆兴;;二维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规律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2 曹玉和;齐佳伟;熊绍礼;;吉林省氟中毒病区水文质地特征及防氟改水对策[J];中国地质;2010年03期

3 马瑞杰;赵宇琦;张静;黄平;;基岩三维流数学模型求解的广义差分法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杨得光;杜晓明;王举;宋斌;孙志伟;;延吉市南部地下水特征浅析[J];吉林地质;2014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巧荣;热解条件下煤孔隙裂隙演化的显微CT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7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17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