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前陆盆地钾盐矿床成因及模式——以西班牙北部埃布罗盆地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4 06:22

  本文关键词:前陆盆地钾盐矿床成因及模式——以西班牙北部埃布罗盆地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地质学 前陆盆地 钾盐矿床 钾盐矿床模式 埃布罗盆地


【摘要】:前陆盆地蕴藏有巨量的钾盐资源,而对于其内的钾盐矿床成因和模式还欠缺系统的总结。西班牙埃布罗盆地是由于伊比利亚和欧亚块体碰撞而形成的前陆盆地。始新世晚期(约36 Ma)海水完全从盆地退出后,在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由于碰撞造山导致盆地的封闭作用,在南比利牛斯前陆盆地系统的前渊带(即埃布罗盆地北部)形成了典型的厚层含钾石盐_光卤石的正常海相蒸发岩序列。后期受到构造挤压作用,钾盐地层以盐底劈的形式出露在背斜核部。埃布罗盆地钾盐成因是构造、气候和物源三者耦合作用的结果,与中国库车前陆盆地有很大的相似性。据此,作者建议可重点关注盆地南北盐丘地带苏维依组蒸发岩以及卤水的迁移方向。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发展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编号:2011CB40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72067)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9.211
【正文快照】: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15年世界钾盐资源量为2500×108t(按K2O折算),这些巨量钾盐资源按其分布地域来讲,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中亚等地;主要分布时代从第四纪—泥盆纪(刘成林等,2006),并且在各种大地构造背景下皆有产出;刘成林等(2015)将其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和稳定型3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成林;赵艳军;方小敏;吕凤琳;王立成;颜茂都;张华;丁婷;;板块构造对海相钾盐矿床分布与成矿模式的控制[J];地质学报;2015年11期

2 张华;刘成林;曹养同;孙宏伟;王立成;;塔里木古海湾新生代海退时限及方式的初步探讨[J];地球学报;2013年05期

3 刘成林;曹养同;杨海军;焦鹏程;顾乔元;;库车前陆盆地古近纪—新近纪盐湖环境变迁及其成钾效应探讨[J];地球学报;2013年05期

4 何登发;李德生;何金有;吴晓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J];石油学报;2013年02期

5 曹养同;杨海军;刘成林;顾乔元;焦鹏程;卢玉红;;库车盆地古—新近纪蒸发岩沉积对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次的响应[J];沉积学报;2010年06期

6 刘成林;王弭力;焦鹏程;陈永志;;世界主要古代钾盐找矿实践与中国找钾对策[J];化工矿产地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小龙;余平辉;曾亮;焦学尧;江小青;杨平;马锦龙;;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生物地层年代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6年04期

2 宋鹏;宋希利;田明阳;;刚果盆地钾盐矿床地震反射波特征与沉积规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6期

3 韩耀祖;谷永兴;刘军;商国玺;王本强;吕瑞;;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西段构造成因及油气远景展望——以阿瓦特地区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12期

4 张发旺;陈立;王滨;么红超;许柏青;李敏巍;胡博文;钱龙;;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进展及中长期发展方向[J];地质学报;2016年09期

5 刘成林;吴驰华;王立成;方小敏;赵艳军;颜茂都;张永生;曹养同;张华;吕凤琳;;中国陆块海相盆地成钾条件与预测研究进展综述[J];地球学报;2016年05期

6 李悦;李玮;许兴华;谢天;董智煜;;塔里木山前地区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研究[J];中州煤炭;2016年07期

7 何敏;雷永昌;于水明;陈雪芳;魏山力;刘培;;南海北部浅水区低地温断陷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J];中国石油勘探;2016年04期

8 高志勇;周川闽;冯佳睿;吴昊;李雯;;中新生代天山隆升及其南北盆地分异与沉积环境演化[J];沉积学报;2016年03期

9 曹养同;刘成林;颜辉;焦鹏程;张华;吕凤琳;丁婷;;中_新生代塔里木与中亚盐湖链蒸发岩沉积及其控制因素初探[J];矿床地质;2016年03期

10 杜治利;曾昌民;邱海峻;杨有星;张亮;;塔西南叶城凹陷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特征及柯东1井油源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成;刘成林;费明明;沈立建;张华;;云南兰坪盆地云龙组硫酸盐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矿业;2014年12期

2 颜茂都;张大文;;中国主要陆块特定时段的漂移演化历史及其对海相钾盐成矿作用的制约[J];矿床地质;2014年05期

3 高翔;方勤方;姚薇;彭强;董娟;秦红;邸迎伟;;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物质组分对成因的指示[J];地球学报;2013年05期

4 刘成林;;大陆裂谷盆地钾盐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J];地球学报;2013年05期

5 刘成林;焦鹏程;宣之强;曹养同;赵宪福;;库车盆地古近系蒸发岩中钾盐矿物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2013年02期

6 张永生;郑绵平;包洪平;郭庆;于常青;邢恩袁;苏奎;樊馥;龚文强;;陕北盐盆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构造分异对成钾凹陷的控制[J];地质学报;2013年01期

7 孟凡巍;刘成林;倪培;;全球古海水化学演化与世界主要海相钾盐沉积关系暨中国海相成钾探讨[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2年01期

8 赵宗举;罗家洪;张运波;吴兴宁;潘文庆;;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J];石油学报;2011年06期

9 刘因;付建民;姜枚;钱辉;罗玉华;李庆庆;;接收函数方法获得的和田—拜城剖面壳幔图像[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10 何登发;孙方原;何金有;文竹;何娟;宋正云;;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塔北隆起的成因机制[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疆;;前陆盆地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2 曹宣铎,胡云绪;秦岭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复式前陆盆地[J];西北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3 刘池洋,赵红格,杨兴科,王锋;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4期

4 罗志立,李景明,李小军,刘树根,孙玮;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2期

5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徐国强,刘顺,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李智武,孙玮;试论中国西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1期

6 张波,张进江,杨武玲,刘名利;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属及其含油气性评述[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7 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周锋;;前陆盆地结构单元与油气成藏响应[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2期

8 李斌;宋岩;孟自芳;夏斌;李相博;;中国中部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关系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宋岩;赵孟军;李本亮;方世虎;;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5期

10 范晓丽;;前陆盆地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国军;金之钧;;前陆盆地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赵应成;魏东涛;袁剑英;陈启林;张虎权;陈涛;;西北地区前陆盆地油气特征与勘探方向[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3 王锋;刘池阳;姚亚明;赵红格;;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晚期发育与油气聚集[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康玉柱;;新疆前陆盆地特征与油气分布[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之钧;吕修祥;;塔西南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对策[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6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多期成藏过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Ⅱ.油气成藏过程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赵孟军;宋岩;柳少波;秦胜飞;洪峰;傅国友;达江;;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范俊佳;琚宜文;;前陆盆地的类型、演化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顾家裕;;中国前陆盆地优质储层成因分析-以库车坳陷白垩系为例[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文;中国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实践[N];科技日报;2005年

2 记者 宋杰 张玉涛;前陆盆地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十五”国家油气科技攻关项目办公室;天然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为经济建设作贡献[N];科技日报;2006年

4 ;献身天然气研究终不悔[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朱建辉 江其勤;南美三区块勘探评价项目启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记者 李占彬 通讯员 张君峰;三大领域获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集团公司2003年十大科技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凤奇;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海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陈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开国;北美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国永;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刘杰;基于地震数据分析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海相地层构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晨露;龙门山前陆盆地断裂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野;库车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机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范小根;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东段的盆地结构与冲断带变形规律[D];浙江大学;2014年

7 张娟;滇南兰坪—思茅侏罗—白垩纪前陆盆地特征及盆山耦合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江涛;中西部三种类型前陆盆地盖层封闭性评价及对比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颜照坤;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间的剥蚀—沉积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田馨;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储层岩石学及成岩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1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21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