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敖包基性-超基性岩的成因及其对含矿性的指示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敖包基性-超基性岩的成因及其对含矿性的指示
更多相关文章: 苏尼特左旗 蛇绿岩 地球化学 U-Pb年龄 找矿方向
【摘要】:乌兰敖包基性-超基性岩位于阿拉善北缘兴蒙造山带,由方辉橄榄岩、辉绿岩、辉长岩组成。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蛇纹石化橄榄岩为地幔橄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均具有与N-MORB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但区别于N-MORB,3种岩石共同组成了蛇绿混杂岩。矿物学分析表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橄榄石为地幔橄榄岩中镁橄榄石(Fo=91.10~91.81),铬铁矿为铬尖晶石,具有高的Cr~#和Mg~#值分别为61.04~64.44、50.40~56.37)。单斜辉石出现在方辉橄榄岩、辉长岩及辉绿岩中,而斜方辉石只出现在方辉橄榄岩中,其中方辉橄榄岩中单斜辉石为顽透辉石,辉长岩中为普通辉石,而辉长岩中为次透辉石、贫钙普通辉石、普通辉石,斜方辉石均为斜顽辉石。辉长岩U-Pb年龄为344.5±1.5 Ma,表明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特征表明乌兰敖包蛇绿岩形成于俯冲早期的弧前环境中,属于SSZ型蛇绿岩。蛇绿混杂岩成因提供铬铁矿形成的有利条件,因此应围绕铬铁矿进行找矿工作。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90442)~~
【分类号】:P588.12;P612
【正文快照】: 蛇绿混杂岩是在板块汇聚过程中卷入造山带的古洋壳残片,其对重建古洋盆、研究大陆岩石圈构造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Coleman,1977)。内蒙古-大兴安岭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图1a),是研究中亚造山带的关键区域之一。前人在该造山带内识别出多处蛇绿混杂岩(图1b),为厘定华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原生,王金荣,解宪丽;大洋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信息[J];甘肃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2 徐义刚,黄小龙,M F THIRLWALL,陈小明;吉林辉南“反应”成因方辉橄榄岩包体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J];岩石学报;2003年01期
3 赵虎,晏磊,赵云升;橄榄岩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4 赵云升,吴太夏,宋开山,贾玲,赵丽丽;橄榄岩的多角度偏振与二向反射定量关系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5 王翠芝;肖荣阁;刘敬党;周红春;刘敬青;;辽宁营口后仙峪超镁橄榄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区的约束[J];中国地质;2006年06期
6 刘军;肖荣阁;王翠芝;刘敬党;周红春;刘敬青;靳淑韵;;辽宁营口后仙峪镁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床地质;2006年S1期
7 肖荣阁;刘敬党;吴振;王斌;冯佳睿;;辽东后仙峪地区元古界超镁橄榄岩岩石学及其成因[J];现代地质;2007年04期
8 卢俊生;倪志耀;翟明国;童英;王仁民;严刚;刘胤;;冀北赤城红旗营子群中变质橄榄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09年03期
9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杨蔚;赵新苗;苏本勋;肖燕;;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指示意义[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10 董煜;朱利东;杨文光;黄辉;;西藏改则洞错才隆拉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科技视界;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子闽;;橄榄岩的高温蠕变[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2 章军锋;王超;王永锋;;熔体-橄榄岩反应:实验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刘若新;樊祺诚;马宝林;;苏北-胶南高压变质石榴石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刘军;肖荣阁;王翠芝;刘敬党;周红春;刘敬青;靳淑韵;;辽宁营口后仙峪镁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杨蔚;赵新苗;苏本勋;肖燕;;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指示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黄小刚;黄晓葛;白武明;;碳酸盐化橄榄岩的电性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C];2013年
7 杨星;;达拉布特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及其表现[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8 许文良;王春光;王超;于洋;李本仙;;高温高压条件下单斜辉石岩-橄榄岩反应——对幔源易剥橄榄岩成因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立辉;A.W.Hofmann;蒋少涌;A.V.Sobolev;;硅饱和熔体—橄榄岩反应与残留橄榄石的成分解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永飞;陈仁旭;李海勇;;造山带橄榄岩:大陆俯冲隧道内壳幔相互作用的直接记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豹;浙闽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陈俊兵;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橄榄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3 王春光;不同性质熔体与橄榄岩反应的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艳飞;方辉橄榄岩高温高压相变实验研究:对中国东部地幔转换带结构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梁凤华;苏鲁榴辉岩/石榴橄榄岩在俯冲—折返过程中的变质变形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6 张彦龙;大兴安岭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同位素特征与岩石圈地幔时代[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余淳梅;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典型地区橄榄岩捕虏体年龄及地幔不均一性[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8 汪小妹;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周群君;鲁西早白垩世火成岩中异剥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成因[D];吉林大学;2014年
10 于洋;1-2GPa和1250-1400℃条件下熔体—橄榄岩反应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地幔橄榄岩体钻孔(DSD-1)岩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周文达;西藏雅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地幔橄榄岩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李云帅;南阿尔金巴什瓦克石榴橄榄岩岩石学及变质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于洋;熔体与橄榄岩反应:对地幔包体中尖晶石成分变异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吕捷;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卢俊生;冀北赤城红旗营子群中变质橄榄岩:高度肢解的蛇绿岩残片?[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郝艳涛;安徽女山和河北汉诺坝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林杰春;福建明溪橄榄岩包体的显微构造特征和矿物含水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朱元卓;吉林汪清橄榄岩包体流变学、组构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胡振兴;祁连山玉石沟橄榄岩岩浆作用的记录和铬铁矿的成因[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2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2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