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所致露天矿坡破坏的模拟与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震所致露天矿坡破坏的模拟与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矿业工程 露天矿边坡 复杂构造 颗粒流 地震灾害 治理方案 模拟与分析
【摘要】:为研究不同地震加速度和时间下,急倾斜且具有水平裂隙发育边坡的破坏特点及其治理方案的效果,使用PFC3D对地震过程及治理方案进行模拟。针对连续和非连续岩体模拟的特点,利用PFC3D模拟了加速度a分别为0.2g、0.3g、0.4g、0.5g,时间分别在8s、14s、20s内及稳定时边坡内部的破坏过程。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一套边坡治理方案,包括:加固坡角和向坡面加钢筋并注浆形成增强体,并在相同工况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未治理震灾前,在a=0.2g、a=0.3g(14s以前)的地震工况下边坡是稳定的;根据方案治理后,a=0.2g,0.3g,0.4g(14s以前)时边坡是稳定的。本文还发现顺坡破碎带和逆坡破碎带的现象。对坡角和坡面进行约束可治理顺坡破碎带。但逆坡破碎带是无法抑制的。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110;51474121;U1361211)
【分类号】:TD80
【正文快照】: 1引言露天矿边坡与自然边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露天矿边坡形成过程是由于人工开采、时间短且深度较大。开采使原本处于地应力约束下的边坡坡面变为自由面,这相当于是一个卸载过程。由于边坡内部弹性势能的释放,可导致原本存在的裂隙发展,完好的岩石出现劣化。自然形成边坡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毅玲 ,高泉;摩拉露天矿边坡开采系统[J];中国煤炭;2004年07期
2 张晋伟;露天矿边坡滑坡的预报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7期
3 魏作安,尹光志,万玲;露天矿边坡动态整治方法及其应用——以福建潘洛铁矿滑坡整治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4 姜晨光;贺勇;杨吉民;董勤景;王纪明;孙旭东;;露天矿边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研制[J];露天采矿技术;2006年01期
5 周勇;任占营;王喜富;;露天矿持水边坡综合治理措施初探[J];露天采矿技术;2006年05期
6 姜晨光;逄晓周;董勤景;臧鲁杰;王世周;;露天矿边坡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年04期
7 杜青;马秋;孙伟;杨溢;徐永仁;;爆破震动对露天矿边坡的影响及其防治[J];云南冶金;2008年06期
8 唐廷宇;陈福民;;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J];矿业工程;2008年02期
9 周剑;;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8年19期
10 熊磊;曾芳金;;某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模型研究[J];采矿技术;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四维;沈大用;;露天矿边坡工程新进展[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2 祝玉学;张绪珍;王国中;;露天矿边坡优化设计方法[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上集)[C];1987年
3 杨坤;;基于系统分析的露天矿滑坡体系可靠度评价[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祝玉学;;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的进展、困难和希望[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5 王家臣;谭文辉;周汝弟;;露天矿边坡的可靠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高喜才;肖江;;复杂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开挖模型实验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福平;张文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智能系统[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8 熊传治;;江西富家坞露天矿边坡大变形及滑坡预报[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牛光临;;白银露天矿边坡的维护与加固[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10 王家臣;谭文辉;周汝弟;宁柯;;露天矿边坡可靠性分析的几个问题[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2013年冶金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项目简介[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本文编号:1235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3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