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煤层协同机理对下层煤巷道位置的优化
本文关键词:近距离煤层协同机理对下层煤巷道位置的优化
【摘要】:近距离煤层的上层煤回采导致下层煤所处的应力环境复杂,回采巷道位置选择成为制约煤层安全回采的技术难题。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下层煤内部应力分布及应力变化率演化规律,分析了下层煤内部应力变化率与上煤层残留煤柱尺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设计初期优化上层煤保护煤柱尺寸提供下层煤的回采和巷道维护时空先决条件,实现了上下煤层安全高效回采的协同机理。从应力变化率、应力集中程度和采区整体设计三方面对下层煤回采巷道位置进行了优化,验证了在上层煤残留煤柱正下方布置回采巷道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成功应用于现场工程实践。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201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2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QNA11)
【分类号】:TD823.81;TD32
【正文快照】: 我国近距离煤层群煤炭资源赋存丰富,开采过程中多采用下行开采的顺序,即上层煤底板成为下层煤回采时的顶板,上层煤开采对下煤层的围岩应力分布及围岩状态有较大的影响[1-2]。由于层间距较小,上层煤回采引起的底板损伤破坏影响了下层煤顶板的完整性和强度,同时覆岩压力通过上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飞;;综采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2 李焕斌;;蔚州矿区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技术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1期
3 侯宪明;;崔家寨矿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煤炭;2013年04期
4 张岩宾;田文志;;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5 纪传东;;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3年11期
6 韩广顺,于明礼;近距离煤层上、下层同时回采探讨[J];煤矿安全;2004年05期
7 田志轩;;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技术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年05期
8 王泳嘉,陶连金,邢纪波;近距离煤层开采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拟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曹胡友;曹英利;;近距离煤层掘进安全技术浅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11期
10 王雄伟;四台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开忠;;近距离煤层同采技术与实践[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张晨阳;;对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的动压分析[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3 王峰;;坚硬顶板下近距离煤层布置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4 赵庆彪;张振芳;王德胜;赵昕楠;;极近距离煤层整体合层综采放顶煤(岩)技术[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5 蔡峰;;近距离煤层复杂开采条件下矿山压力分布及巷道优化布置[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6 杨本生;刘超;孙利辉;;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合理错距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懿;闫志青;;极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支护技术研究[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8 臧宝军;刘建军;;采空区上方近距离煤层蹬空采煤法在崔家寨矿的应用[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方玉;复杂特殊条件下开矿技术开国内先河[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百胜;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2 蔡光顺;中兴矿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李波;近距离煤层开采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李建璞;超近距离煤层合层开采顶板灾害相似模拟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武;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朱涛;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超;1.0m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合理错距和开采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武浩翔;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岩层结构特征和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成帅;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与支架载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晨阳;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放面压架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黄旭;辛置煤矿近距离煤层开采方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8 樊俊鹏;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9 郭帅;近距离煤层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及矿压显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孔令海;近距离煤层条带上行开采煤岩层变形破坏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7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3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