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山太原组砂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关键词:太原西山太原组砂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以太原西山晚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下部石英砂岩及晋祠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砂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重矿物进行分析,揭示太原组下部两层砂岩的碎屑端元组成特征。两层砂岩体的碎屑颗粒以岩浆岩型石英,沉积岩型石英,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型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稳定矿物和中等稳定矿物为主。该两层砂岩的物源区母岩组合都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共存;且随着时间演化,物源母岩具有沉积岩比例相对降低而结晶岩比例相对增加的趋势。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察院;
【基金】:山西省地质勘查资金项目(2012232)资助
【分类号】:P618.11
【正文快照】: 太原西山煤田是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典型剖面所在地。自19世纪80年代李希霍芬对山西含煤地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太原西山初步建立石炭系的含煤建造以来,我国地质学家们对此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俊;宋慧波;胡斌;;豫西北太原组的时代:来自类化石的证据[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2 王宝清;王凤琴;魏新善;王飞燕;;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古岩溶特征[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3 尚红林;徐鲁勤;唐修义;曾庆华;;测井曲线在新集一矿太原组灰岩对比应用中的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4 王水利;甘肃山丹平坡矿区太原组中段地层中的高岭岩[J];西北地质;1997年02期
5 蔡如华 ,方观希 ,席与华;淮南上石炭统太原组的初步研究[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张志存;太原西山上石炭统太原组的(竹蜓)类分带[J];地层学杂志;1983年04期
7 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的蜓类分带[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8 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蜓类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4年03期
9 刘文平;韦重韬;李少华;;新峰二矿太原组石灰岩发育规律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3期
10 梁湘沅;河南荥阳-巩县地区太原组■带[J];地层学杂志;199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明;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的沉积和构造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冷先刚;双山神木地区盒8、太原组储层潜在伤害分析及储层酸液体系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3 陈瑞;塔巴庙区块太原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李盼;陕北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储层地质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刘小琼;滕北矿区太原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少鹏;塔巴庙地区太原组砂体展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巨绮金;榆次地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奚伟学;淮北平原区太原组岩溶含水层的水岩硫分及其同位素成因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海涛;阳泉新景矿太原组沉积环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王永斌;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1289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8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