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马坑铁矿Ⅳ块段200m中段地压监测与采空区稳定性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08:07

  本文关键词:马坑铁矿Ⅳ块段200m中段地压监测与采空区稳定性参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采空区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开采长度 暴露面积


【摘要】:通过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马坑铁矿Ⅳ块段200m水平空场模式下采场稳定性、矿房极限开采长度和空场暴露面积与岩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极限开采长度、极限暴露面积、暴露时间等关键参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矿山生产计划,在不间断开采的现场生产情况下,经过对Ⅳ块段200m水平以上空场模式矿房开采稳定性的研究,发现采场空区整体在未来一年半左右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期间不排除局部顶板冒落,矿柱表面局部剥落,岩体局部垮塌现象等;矿柱中巷道周围最脆弱,矿房与断层间岩体最易垮塌,应引起足够重视;未来两年半以后空区较不安全,矿柱大面积破坏的可能较大,其中矿柱2相比矿柱1和3破坏最严重,邻近断层岩体坍塌的风险也较大,不排除空区将出现大面积坍塌现象的可能性,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保持现状不再开采的情况下,空区顶板稳定时间为5年半左右,矿柱稳定时间为6年半左右。(2)单一矿房极限开采长度模拟研究表明:矿体自上而下开采,在矿房宽度50m、矿柱宽10m的情况下开采单一矿房,214m~272m水平之间矿体可以挖完且矿区处于相对较稳定状态,矿房沿倾向方向最长处约210m。(3)两个矿房分步和同步开采情形下,矿房极限开采长度研究表明:按照矿山生产实际,即在矿房宽度50m、矿柱宽10m的情况下开采两矿房,矿房214m~272m之间矿体可以挖完且矿区处于相对较稳定状态,矿房2沿倾向方向最长处约为210m,矿房3沿倾向方向最长约为164m;此外,开挖方式上选择两矿房同步开挖更加安全。(4)按照矿山生产实际,即在矿房跨度50m、矿柱宽10m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顶板岩性开采,空区暴露面积对矿体、矿柱、顶板覆岩体沉降变形开采效应、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与变化规律,探讨了空区暴露面积与不同f系数岩性的内在关联等,分别按对数函数拟合和幂指函数拟合了岩性与暴露面积关系式。对于类似于现场3~4个矿房交替开挖的情况比较适用,对于其他开挖方式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远;;矿山地压监测与防治[J];甘肃冶金;2012年05期

2 马程达;用多种手段进行长期的地压监测[J];有色矿冶;1990年04期

3 罗一忠;铜绿山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地压监测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5期

4 孟稳权;;冬瓜山首采区段常规地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J];采矿技术;2006年03期

5 饶运章;冯环;;马坑铁矿地压监测的必要性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6 肖清;吴速英;;地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金属矿山;2008年06期

7 张合君;王洪勇;赵伟;;红透山矿地压监测的实践[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8年06期

8 文衍瑜;刘湘平;罗一忠;;大厂铜坑矿地压监测预报与控制技术[J];采矿技术;2008年05期

9 邓红卫;崔秀敬;高峰;李杰林;;残矿回采地压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10 王少林;毛建华;杨伟忠;;矿山地压监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渭明;;论立井地压监测点优化布置[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陈平;欧阳治华;张青青;;垴窖铁矿地压监测系统监测点的优选[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建兴;;矿山地压监测研究[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旭;牟进成;刘相文;李兵;;鲁南矿业上河矿区地压监测及分析[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管理及综合卷)[C];2012年

5 余茂杰;;地压监测是实现水平矿柱安全高效回采的重要保障[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贻明;吴爱祥;沈慧明;罗一忠;兰小平;;特大型复杂采空区条件下岩石力学与地压监控技术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谈欢欢;潘轶;张川;;深井巷道地压监测研究[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庶林;杨念哥;尹贤刚;郑文达;C.Trifu;I.Leslie;;深井地压灾害微震监测技术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建业;荡坪钨业宝山矿区地压监测及矿柱回采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家辉;马坑铁矿Ⅳ块段200m中段地压监测与采空区稳定性参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龙;陈贵刘家畈铁矿综合地压监测方案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3 吴腾飞;基于串口服务器的多通道地压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4 刘洪强;大面积充填体下采场盘区矿柱留设方案优化及地压监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陶雪芬;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地压监测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洋;东河湾铁矿采空区地压灾害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3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03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