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矿区大采高浅埋深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密矿区大采高浅埋深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摘要】:煤炭资源开采引起地表沉陷,使矿区土地、建(构)筑物遭受严重破坏。超化矿22001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内民房建筑较多,随着采矿生产的进行,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突出。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和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预防井上、下灾害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对大采高浅埋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了现场实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地表移动特征、相关角量参数特征,经计算分析,得到走向综合边界角为39.4°,上山综合边界角为44.4°,下山综合边界角为49.2°,其边界角比一般综放开采工作面小;最大下沉角为89.0°。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利用曲线拟合确定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得到地表下沉系数为0.88,预计参数均较传统综采面参数偏大。求取22001工作面动态移动参数:起动距为40~50m;平均超前影响距为172m,平均超前影响角为56.6°;平均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45m,平均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为80.3°;地表移动持续总时间为314d,下沉剧烈期为68d。同时,对地表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现场调查,总结了非连续变形的分布特征。论文依据关键层理论,对裂缝发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浅埋深大采高中硬偏软覆岩条件下,上覆岩层中关键层的破断是地表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因覆岩岩性较软,松散层较厚,应力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削弱,进而降低了台阶裂缝发育的可能性;黄土层抗拉能力弱,故地表形成了密集分布、无台阶发育的裂缝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小云;;高瓦斯条件下300m加长大采高开采技术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5期
2 周夫健;周宗田;逯云;;大采高过机巷强行贯通12m大断层的回采实践[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3 牛学军;李帅;庆建;;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关键技术[J];煤;2011年S1期
4 于守财;;浅析大采高工作开采工艺过程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9期
5 许楼家;;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高产[J];山东煤炭科技;2011年04期
6 惠维渊;;浅议浅埋坚硬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技术[J];陕西煤炭;2010年05期
7 任海强;;高瓦斯条件下大采高开采技术应用[J];价值工程;2013年31期
8 赵怀祥,陈俊成;大采高开采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1998年04期
9 柴俊平;;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09年29期
10 李根威;万志军;张源;王冲;;大采高整层综采面开采技术研究[J];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帅;范中民;;综采重型装备在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中的应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2 李帅;潘永刚;胡常青;;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关键技术[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3 郭佐宁;黄永安;党春才;刘韩勇;;浅埋坚硬煤层6.0 m大采高关键装备参数优化确定[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李亚军;;全套国产大采高设备实现安全高效技术研究[A];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理论技术与实践[C];2010年
5 成运涛;;晋城煤业集团大采高设备的国产化[A];煤矿安全与机械化——采、掘、运装备论文集[C];2006年
6 任海强;;寺河矿高瓦斯条件下大采高开采技术应用[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7 李俊斌;曹海山;朱胜利;;淮南矿区大采高炮采卧底煤开采技术[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金智新;;大同矿区两硬条件下大采高(5m)综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9 景珂宁;;大采高综放开采工作面的安全保障技术[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爱国;;国产千万吨大采高综放成套装备可靠性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采高”资源节约创高效[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屈金星 高洪峰 张立宾;“大采高”为同煤添翼[N];中国矿业报;2003年
3 张 云 张立宾 郭兴龙;“大采高”使煤炭高资源回收成为现实[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记者 杨晓明 实习生 李影;世界最大功率大采高机组运转成功[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康梅芗 本报通讯员 王有明 张立宾;大采高 趟出节煤新路子[N];山西日报;2004年
6 谢传飞;任楼矿借大采高支架“撑杆跳”[N];中国矿业报;2008年
7 李晋峰邋郭成刚;王庄矿“大采高自动化安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李晋峰 郭成刚;王庄矿大采高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煤炭报;2007年
9 李宛玲 杨武军;大采高放顶煤“试验田”开花[N];中国煤炭报;2007年
10 康梅芗 王有明 张立宾;趟出节煤新路[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树江;大采高超大采场覆岩破坏运动特征及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杨印朝;复杂厚煤层大采高开采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3 弓培林;大采高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刚;大采高采场围岩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杜善周;神东矿区大规模开采的地表移动及环境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刘俊峰;两柱掩护式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7 贺跃光;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及监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李凤明;高陡岩质露天矿边坡地表移动变形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9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10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丽;新密矿区大采高浅埋深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马强;大采高采煤机新型摇臂壳体可靠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3 郭振兴;大采高采场围岩控制及支架稳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建华;清水营煤矿大倾角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何鹏飞;大采高采场覆岩结构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郝震源;大采高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良库;大采高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及支护阻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徐长红;复杂地质条件下软煤层大采高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白志飞;大采高综放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顾成富;大采高工作面厚硬顶板控制技术[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0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