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粉煤灰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 出处:《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粉煤灰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对酸性矿山废水中Fe、Mn、Zn和Cu的去除效果,并对比了粉煤灰对酸性矿山废水及含单一重金属离子溶液中各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废水中Fe、Mn、Zn和Cu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655.8、362.3、79.4和57.13 mg/L,初始p H值为10,反应温度为25℃时,在300 m L废水中加入15 g粉煤灰,反应60 min后,Fe、Mn、Zn和Cu去除率均达到99.48%以上,废水中Fe、Mn、Zn和Cu残留质量浓度分别为0.06、1.57、0和0.03 mg/L,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粉煤灰处理酸性矿山废水,Zn2+和Cu2+对Fe2+和Mn2+的去除表现出抑制作用,而Fe2+和Mn2+对Zn2+和Cu2+表现出强化去除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南大学云浮研究院;
【基金】:益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JZ 27) 云浮市产学研结合项目(20149-3)
【分类号】:X751
【正文快照】: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网址)http://fjks.chinajournal.net.cn(电话)027-87643502(电子信箱)hjkxyjs@vip.126.com在矿山开采、选矿及尾矿贮存等过程中,还原性硫化矿物在空气、水和细菌作用下被氧化后产生酸性矿山废水。酸性矿山废水水量大,p H低,含有多种高浓度重金属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榕;黄健;;酸性矿山废水的污染与处理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2 左莉娜;贺前锋;;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环境工程;2013年05期
3 丛志远,赵峰华;酸性矿山废水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矿业;2003年03期
4 刘志勇,陈建中,康海笑,周明罗;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J];四川环境;2004年06期
5 饶俊,张锦瑞,徐晖;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矿业工程;2005年03期
6 冯颖;康勇;范福洲;孔琦;;酸性矿山废水形成与处理中的微生物作用[J];有色金属;2005年03期
7 陈隆玉;;湿地法除去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的机理评述[J];铀矿冶;2006年02期
8 冯继光;胡宝群;;微生物在酸性矿山废水形成与治理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5期
9 肖利萍;刘文颖;梁冰;;酸性矿山废水中铁锰氧化反应实验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陶德宁;;生物修复铀矿床酸性矿山废水[J];铀矿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威;党志;;酸性矿山废水中硫酸根的吸附去除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子间;;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郝春博;张洪勋;白志辉;张保国;;酸性矿山废水区域酸性沉积物中嗜酸菌群落结构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饶俊;张锦瑞;徐晖;;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前景[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刘春;党志;刘艳;易筱筠;;新型秸秆吸附剂在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吸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舒小华;党志;易筱筠;;源头控制酸性矿山废水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刘春;党志;易筱筠;;改性农业秸秆在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吸附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肖升木;谢学辉;柳建设;;酸性矿山废水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及铁氧化系统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瑞雪;吴攀;杨艳;熊玲;;被动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方法选择及其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10 谭贵良;束文圣;Kevin B.Hallberg;李芳;蓝崇钰;黄立南;;广东云浮硫铁矿极端酸性矿山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博;污泥屏障控制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可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敏;生物成因黄铁矾合成的影响机制及其在酸性矿山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宝;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亚;连续产碱系统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方法构建与稳定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刘志凯;酸性矿山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方案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徐曼;硫酸盐还原菌在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李思远;某铁矿酸性矿山废水区域嗜酸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李宁;SRB法处理用城市生活污水稀释的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陶征义;可渗透反应墙处理酸性矿山废水实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7 彭映林;酸性矿山废水中Zn~(2+)、Fe~(2+)、Mn~(2+)的分离及处理新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芳莹;海泡石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铅和镉吸附去除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3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1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