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理论采动裂隙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沌理论采动裂隙特征研究 出处:《贵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采动裂隙 混沌理论 相似模拟 分形维数 自相似性 裂隙形状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覆岩采动裂隙的特征,本次实验对象为米箩煤矿。采用相似模拟实验进行研究裂隙发育规律,进一步用混沌理论对裂隙规律进行分析。本文在认真完成相似模拟实验和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拟合裂隙数与推进距离的关系;采用混沌理论分析裂隙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开采煤层上方直接顶、基本顶的纵向裂隙数和工作面推进距离近似成直线关系;基本顶以上层面的纵向裂隙数和工作面推进距离近似成3次函数关系。(2)首先产生横向离层裂隙。从下层岩层到上层岩层,裂隙数量减少,两邻边成锐角发育。形成裂隙“四边形”或“梯形”。此“四边形”或“梯形”随着工作面的推移,出现的“四边形”或“梯形”具有自相似特点。(3)在断层线下方工作面顶板处,受到断层“台阶”下沉的影响,纵向裂隙的发育超前于工作面,对工作面上方的顶板造成挤压,裂隙多次发育后成不规则状态,冒落现象严重,表现出混沌性和不稳定性。因为受断层的影响,上覆岩层对工作面附近产生冲击作用,易在工作面断层附近形成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冒落、煤壁皮帮等灾害。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further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ying rock fissure, the experiment object for the rice basket in coal mine. The law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is studied by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the law of fracture is analyzed by the chaos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arefully completing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studying related documents, this paper applies mathematics to f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ck number and propulsion distance, and uses chaos theory to analyz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the number of longitudinal cracks on the top and the top of the mining coal seam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dvancing dist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the number of longitudinal cracks above the basic roof and the advancing dist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are approximately 3 times function relations. (2) the transverse separation fissures are first produced. From the lower strata to the upper strata, the number of fissures is reduced, and the two adjacent edge is developed with sharp angle. It forms the "quadrangle" or "trapezium" of the fissures. The "quadrangle" or "trapezoidal" with the working face, the "quadrangle" or "trapezoidal" have self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3) below the roof in the fault line, the fault step sinking, longitudinal fissure ahead of working face, the roof of working face caused by extrusion, the irregular fractured several times after the development, the falling phenomenon is serious, showing chaos and instability.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faults, the overlying strata are impacting on the vicinity of the working face. It is easy to form coal and gas outburst near the fault near the working face, roof falling, coal wall and other disasters.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科;谢广祥;;采动裂隙分布及其演化特征的采厚效应[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2 彭永伟;齐庆新;汪有刚;邓志刚;李宏艳;李春睿;;煤体采动裂隙现场实测及其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3 许家林,钱鸣高,高红新;采动裂隙实验结果的量化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4 许家林,钱鸣高,高红新;采动裂隙实验结果的量化方法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5 彭永伟;齐庆新;李宏艳;邓志刚;;煤体采动裂隙场演化与瓦斯渗流耦合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6 许家林,钱鸣高;岩层采动裂隙分布在绿色开采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王联;文良兵;芦程;;煤岩采动裂隙场的成因及其特征分析[J];煤矿现代化;2013年03期
8 张勇;张保;张春雷;赵健健;刘金凯;张世青;;厚煤层采动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及分布形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9 尚权玺;曹佩昌;张红涛;;复杂地形和采动裂隙矿区的水井施工方法[J];中州煤炭;2008年03期
10 王春晓;陈开岩;郭一鹏;;采动裂隙椭抛带内瓦斯运移理论基础[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科;谢广祥;;应力壳与采动裂隙演化特征及其动态效应[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2 刘胜恩;;煤矿采动裂隙带探测技术及应用[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3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的煤与瓦斯共采机理[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4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基于顶板巷道的采动裂隙椭抛带内瓦斯排放方法[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侯吉祥;;永定庄矿11号煤层下分层5803巷底板出水的形成机制[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施伟;《唐山南湖蓄水安全评估报告》通过专家鉴定[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科;围岩宏观应力壳和采动裂隙演化特征及其动态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2 彭永伟;高强度开采煤体采动裂隙场演化及其与瓦斯流动场耦合作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3 华明国;采动裂隙场演化与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正华;基于混沌理论采动裂隙特征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2 李焕;综放面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运移规律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海飞;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运移规律及其应用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4 姬俊燕;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及其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袁本庆;近距离厚煤层采场底板岩体应力分布及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崔光磊;特厚煤层采动裂隙场演化与地面钻井产气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3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4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