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固系统应力波分形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锚杆锚固系统应力波分形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出处:《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锚杆锚固 应力波 盒维数 工作荷载 分形机制 基频 无损检测
【摘要】:为研究锚杆振动系统应力波分形特性,采用分形理论的盒维数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锚杆振动信号的盒维数模型。结合锚杆工作荷载实验,计算得到了锚杆振动信号分形盒维数值D,从理论上探讨了锚杆振动信号波形的物理力学机制,解释了D与锚杆工作荷载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D与锚杆振动基频及锚固介质阻尼关系密切,振动基频反映了振动信号的不规则度和复杂度,而锚固介质阻尼直接影响振动信号的衰减,从而影响D的数值大小。将锚杆无损检测与分形理论结合,为锚杆无损检测分析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wave in bolt vibration system, a box dimension model suitable for the vibration signal of anchor rod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box dimens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The fractal box-dimension value D of the anchor vibration signal is obtain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the vibration signal waveform of the anchor rod is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 and the working load of the anchor rod is explained. 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vibration of anchor rod and the damping of anchor medium.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vibration reflects the irreg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vibration signal, while the damping of anchoring medium directly affects the attenuation of vibration signal. Thus, the numerical value of D is affected. Combining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anchor rod with fractal theory, a new research idea is provided for the fiel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anchor rod.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涵盖峰后大变形过程的巷道围岩与支护平衡规律及控制机理研究(5127414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群锚结构锚杆荷载演化与围岩稳定性预测机理研究(20111402110003)
【分类号】:TD353.6
【正文快照】: 目前,在地下工程施工中,采用锚杆加固围岩的方法已经被普遍应用。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工程现场对锚杆锚固质量进行检测时,大多仍采取破坏性试验的手段,这种检测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对周边围岩形成比较强烈的扰动,破坏围岩结构,大大弱化了锚杆的支护效果,这种弊端在岩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为民;;力波,幽默可以动人[J];中国广告;2003年05期
2 马羽宽;;软钢和铝合金的应力波放射的基础研究[J];工程与试验;1976年05期
3 宋守志;;试论应用于岩石工程中的应力波理论[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6年05期
4 刘镇清,刘江韦,李成林;用于评定复合材料质量的应力波方法[J];无损探伤;1996年03期
5 何林;王欣;赵丹;闫超;时兰翠;;落叶松锯材外观分等与应力波检测试验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11期
6 王家来;应力波对岩石的损伤及其在成缝中的作用[J];爆破;1995年04期
7 孟瑞华,胡勤龙,刘毅;应力波时间仪的研制和应用[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8 王开;裂隙煤岩中应力波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9 卢义玉;张赛;刘勇;陆朝晖;蒋林艳;;脉冲水射流破岩过程中的应力波效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徐存仁;何绍乐;;炸药硐库爆炸时岩体自由场应力波的测量[J];爆破器材;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镇清;;用于评定复合材料质量的应力波系数方法[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杨国平;谢滨;崔京浩;吴俊郊;邢秋顺;;空气冲击下松散砂体中应力波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3 李光辉;尹建新;;基于应力波的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六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刚;马琨;黄锋;毕谦;;应力波在不同界面中传播规律的动光弹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颜莎;乐小云;赵渭江;韩宝玺;向伟;王宇钢;薛建明;;强脉冲离子束在金属中引起的应力波效应[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徐健;;应力波在砼桩中传播规律及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秦小平;廖敬波;唐光武;陈平;;桩身几何和材料间耦合效应对应力波弥散特性的影响[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曹铮;黄颖;张凯;贺强;剧锦三;;应力波在钢管混凝土柱中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斌潮;赵桂平;卢天健;;闭孔金属泡沫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王绪财;彭刚;冯家臣;刘原栋;;弹道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应力波波速测定[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杨国政;“一年等于一百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力波”新推清爽型加钙啤酒[N];联合时报;2000年
3 ;最佳钻岩方法[N];中国水利报;2001年
4 王诚诚;力波昨起全面涨价 平均增幅15%[N];东方早报;2008年
5 明华;“力波”唱响喜爱上海的理由[N];联合时报;2003年
6 记者 张愎;北京基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力波: 看好轨交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应用领域[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通讯员 王运刚 记者 习少颖;港洲村成我省首个“信用村”[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在兴;基于应力波原木内部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黄景晓;基于扩频理论的固体结构多传感应力波通信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于子绚;应力波检测古建旧木缺陷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苏娟;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波形的构建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高彬;干涉配合紧固件的应力波安装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靳守领;基于应力波频谱分析的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7 孙晔;应力波在木材内部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8 逄铭璋;应力波诱致岩石破裂的数值试验[D];东北大学;2005年
9 周洪梅;输油管道中微弱应力波信号检测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10 姚罗;锚杆无损检测中声频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93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9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