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覆遗留煤柱作用下冲击矿压预测预警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覆遗留煤柱作用下冲击矿压预测预警案例研究 出处:《煤炭学报》201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遗留煤柱 冲击矿压 预测预警 震动波波速反演 静载 动载
【摘要】:以三河尖煤矿92201工作面运输巷在上覆7煤上山保护煤柱下掘进诱发的冲击矿压为例,采用震动波CT技术对待掘区域应力场进行反演,预测冲击危险区域,并在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分析矿震动载特征,对冲击危险进行预警。研究表明:震动波CT技术可有效反应煤岩体内未知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实现大范围应力探测,较常规解析和数值等分析方法更为有效,利用该技术可提前和分时段预测冲击危险区域分布;结合掘进过程中的矿震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可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确认和实时预警,实现了动载与静载结合对冲击危险进行提前预测与实时监测预警。利用该套技术方法分析表明,上覆遗留煤柱长时间受矿压作用,其集中应力分布明显向煤柱煤壁深处转移,导致区域应力分布异常,冲击矿压防治难度加大。92201巷道冲击矿压显现证实了以上结论和该套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aking the impact rock pressure induced by driving under the coal pillar of 92201 working face of Sanhejian Coal Mine as an example, the stress field of driving area is inversed by vibration wave CT technique. Predict the dangerous area of impact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 vibration load in real time during the tunneling proces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vibration wave CT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unknown factors in coal and rock on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realize large-scale stress detection. This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onventional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shock risk areas in advance and in different period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of mine earthquakes in the process of excavation, it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confirm the impact risk areas and to predict them in real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load and static load is realized to predict the impact risk in advance and to monitor and early warning in real time. The analysis of this set of technical methods shows that the overlying coal pillar is subjected to rock press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oncentration stress distribution is obviously transferred to the coal wall of the coal pillar, which leads to the abnormal regional stress distribution.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cure rock burst in roadway. 92201 roadway, which proves the above conclus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et of technical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243,5140426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XT01)
【分类号】:TD324
【正文快照】: (1.School of Min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 and Safe Min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3.Key Laboratory of Deep Coal Resource Mining,Ministr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结来;徐州矿区局部冲击矿压规律初探[J];煤矿开采;2000年01期
2 毛德兵;冲击矿压发生危险性评价方法[J];煤矿开采;2000年04期
3 刘卫群,缪协兴,杨静;冲击矿压的优化有限元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朱玲方,郑永,李建伟;三河尖煤矿冲击矿压事故浅析[J];煤炭科技;2001年04期
5 贾永军;东滩矿冲击矿压的成因与防治探讨[J];煤矿开采;2002年02期
6 杨作成;“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通过鉴定[J];煤炭科技;2003年01期
7 赵从国,窦林名;波兰冲击矿压防治方法研究[J];江苏煤炭;2004年02期
8 王治虎;首采面冲击矿压灾害防治技术探索[J];甘肃科技;2004年07期
9 王慧明;三河尖煤矿冲击矿压的特点及治理[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3期
10 唐鑫,潘一山,唐巨鹏,李英杰;阜新矿区冲击矿压数值模拟研究[J];煤矿开采;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庆新;毛德兵;王永秀;;冲击矿压的非线性非连续特征的模拟研究[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李德喜;丁强;;煤矿开采冲击矿压灾害动态防治技术[A];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7年
3 胡成忠;;弱冲击矿压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技术[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窦林名;陆菜平;牟宗龙;秦玉红;姚精明;;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及其应用[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思光;;强冲击矿压危险区的钻孔损伤效应的研究[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窦林名;陆菜平;牟宗龙;;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及其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窦林名;;冲击矿压案例及近期研究新进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1:岩爆机理探索[C];2010年
8 郭念波;王应启;;济宁三号煤矿冲击矿压发生原因分析与研究[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9 陆菜平;薛俊华;窦林名;丰安祥;闫立章;邵学峰;于显义;;煤岩预卸压防治冲击矿压的机理及其实践[A];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创新与实践——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高明仕;窦林名;王龙龙;张青山;李玉龙;;冲击矿压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进展及展望[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静丽 齐乾屈 金星;在煤海中奏出力学的优美乐章[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记者 陈忠华;同煤集团发生事故11人被困井下[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武;断层型冲击矿压的动静载叠加诱发原理及其监测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李洪;冲击矿压前兆信息的混沌预测及模式识别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3 陈国祥;最大水平应力对冲击矿压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秦昊;巷道围岩失稳机制及冲击矿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徐学锋;煤层巷道底板冲击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振国;胡家河煤矿特厚坚硬煤层煤柱区冲击矿压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阳;星村煤矿深部1200m采区动静载叠加诱冲原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刘赛;煤巷掘进冲击矿压危险的预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卢昊;分层综放开采全煤巷道冲击矿压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王玉刚;褶皱附近冲击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王佳硕;砚北矿特厚煤层冲击矿压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谢群;兴安煤矿四水平工作面转采处冲击矿压监测及防冲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郭强强;跃进煤矿23130工作面冲击规律及防冲支护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宁;冲击危险煤层巷道防冲锚网索结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丁凌霄;金桥煤矿孤岛综放工作面应力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22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2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