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冲击等级判定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冲击等级判定中的应用 出处:《中国矿业》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隶属度函数 冲击等级 权重
【摘要】:针对当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煤矿冲击特性随着生产的动态变化特点,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正态隶属度函数进行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将冲击特性指标体系分为属性权重和等级权重,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把二者综合为组合权重,并评价指标矩阵模糊运算,得到煤矿冲击危险等级。结合乌东煤矿南采区+500B1+2和B3+6工作面现场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采用该评价模型分析得出该区域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等级为三级,即中等冲击危险等级,并采用地震波CT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验证,为类似条件下冲击危险等级判定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ombined with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impact characteristic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embership degree of the index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normal membership function. The impact characteristic index system is divided into attribute weight and grade weight, which are synthesized into combined weights by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he fuzzy operation of index matrix is evaluated. The impact hazard grade of coal mine is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fiel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ining status of 500B12 and B36 face in south mining area of Wudong Coal Mine. By using the evaluation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mpact hazard grade of the mining face in this area is three levels, that is, the middle impact risk grade, and the seismic wave CT technique is used to carry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well verified in practic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impact hazard grade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51304210)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20023120014)
【分类号】:TD324
【正文快照】: 冲击地压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导致煤岩体内部应力过度集中,煤岩体内部能量突然瞬间向巷道内或回采工作面释放,造成巨大气浪、块体抛掷等破坏现象,常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对回采区域进行冲击危险性等级评价进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无疑可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开智,夏均民;冲击危险性综合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永伟;齐庆新;毛德兵;任勇;;回采过程中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J];煤矿开采;2010年01期
2 潘俊锋;齐庆新;毛德兵;任勇;王元杰;;冲击矿压危险源及其层次化辨识[J];煤矿开采;2010年02期
3 詹振江;陆菜平;;火成岩下工作面开采的冲击危险性评价与监测技术[J];煤矿开采;2012年03期
4 秦子晗;彭永伟;;基于动态权重的区域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10期
5 彭永伟;蓝航;王书文;潘俊锋;齐庆新;;基于地质条件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预评价体系[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6 高峰;张志镇;高亚楠;张_";;基于盲数理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J];煤炭学报;2010年S1期
7 王书文;毛德兵;杜涛涛;陈法兵;冯美华;;基于地震CT技术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J];煤炭学报;2012年S1期
8 秦子晗;;沿空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动态权重评价方法研究[J];煤矿开采;2014年01期
9 宋来智;王同旭;何勇;刘文杰;房武彬;;基于可能性指数诊断法的半孤岛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J];煤矿安全;2015年08期
10 张志镇;高峰;许爱斌;刘冠男;;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福坤;鸡西矿区深部开采矿压显现规律及冲击地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魏全德;巨厚砾岩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俊锋;冲击危险性厚煤层采动应力场特征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2 解品洲;厚煤层边角煤开采灾害防治及安全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孙伟亮;水泥辊压机的能耗模型与状态分析[D];济南大学;2010年
4 白金超;综放采场沿空巷道底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宏图,许江,魏福生,鲜学福;煤岩体冲击倾向性指标评价[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Z1期
2 窦林名,谷德钟,曹树刚;冲击矿压及其防治[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Z1期
3 王蓓,吴继忠,Bernard DRZEZLA;采矿地质因素评定冲击地压危险[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孙中震;美国的环境核算:综合评价[J];统计教育;2000年06期
2 马兆有;王彩霞;;公路工程自然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J];路基工程;2008年04期
3 陈传康;孙秀萍;;北京自然条件的综合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4 张玉衡;;矿床开发的四大效果综合评价初探[J];地质技术经济研究动态;1984年28期
5 朱宝玉;李洪兴;;利用模糊数学对学生体质进行综合评价[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6 杨勤德,梁柯丽,赵立本,李欣;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综合评价库尔勒市饮水现状[J];干旱环境监测;1987年01期
7 郑兴蓉;梁恩廷;;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几个问题[J];地质与勘探;1988年04期
8 徐忠;;大气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J];电力环境保护;1988年04期
9 刘晖,王飞越;用计算机模糊综合评价环境质量[J];环境科学;1990年02期
10 庞素珍;三种双针筒圆纬机的综合评价[J];上海纺织科技;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妙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王亚军;刘道永;滕桃居;郭跃明;;结构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杜树新;韩绍甫;;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书祥;;体育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焦辉东;;综合评价中权的级别稳定区间[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周仁郁;;统计软件完成配对比较的综合评价[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召敏;李涛;宋光兴;;网络营销中顾客信任的建立途径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劲;王如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艾时钟;杜荣;陈新;;企业知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实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东;;建立工作负责人综合评价制度[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有虎;我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启动[N];金昌日报;2008年
2 记者 解悦;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评价启动[N];南京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庆国;我市综合评价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骆逸群;实施综合评价工作 推进工业强县建设[N];浙江日报;2013年
5 李大航 魏书慧;黑龙江县域发展综合评价最新成果出炉[N];中国信息报;2014年
6 刘跃华;物有所值是多种效益综合评价[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7 记者 王晓伟;切实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N];白银日报;2006年
8 曾珊 陶贵彬;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要过综合评价关[N];光华时报;2007年
9 记者 杨碧蓉;自治区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组圆满结束对我市检查[N];桂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洁、通讯员 苏顺泰、徐文林;省五部门将作综合评价[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平;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定量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孙薇;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4 庄峗;大学综合评价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励;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孙利荣;基于函数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云虹;分销商对制造商关系承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喜文;结核病防制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蒋耀;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强;保定市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D];河北大学;2015年
2 向歆夷;基于开源GIS的交通应急诱导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蔡久艳;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梓涵;基于因子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算法改进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张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党军强;某微型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综合评价[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寅龙;云南省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8 张健华;火电厂能效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段翔颖;甘肃某风电场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马彪伟;船舶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符合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0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30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