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玉龙铜矿带包买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
本文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斑岩铜钼矿床 玉龙铜矿带 矿床 年代学 出处:《地球科学》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包买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藏玉龙铜矿带北段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最新勘查进展揭示其铜、钼资源量均已达中型矿床规模,但理论研究工作仍十分薄弱.以矿区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运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精确获得包买矿区与成矿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时代分别为:41.3±0.2Ma和40.8±0.2Ma,与玉龙、扎那尕等矿床一致,是始新世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综合区域已有年代学证据,玉龙铜矿带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体主要集中侵位于37~42Ma,可能不存在明显的早(51Ma)、中(41Ma)、晚(33Ma)三期,且从北西向南东,成岩成矿时代也没有明显降低变新的趋势.
[Abstract]:Baomai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depos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Yulong copper ore belt in Tibet and has typical porphyry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work is still very weak. Based on the 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area, the LA-ICP-MS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method is used. The emplacement ages of biotite granites and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s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in Baomai ore area are respectively: 41.3 卤0.2 Ma and 40.8 卤0.2 Ma, respectively, and Yulong. The Zanagar and other deposits are the result of collision orogeny between the Indian continent and Eurasia in the Eocene. The ore-forming porphyry in the Yulong copper bel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37U 42Ma. there may be no obvious three phases, namely, 51Ma, 41Mag, 33Ma). From north to west to south to east, the diagenetic and metallogenic age did not decrease the trend of change obviousl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卓越矿床研究中心;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西藏大川矿业有限公司;西藏翼龙矿业有限公司;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s.201511017,20151102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403040,41402178)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No.YYWF201608)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成果
【分类号】:P597.3;P618.41
【正文快照】: 斑岩铜(钼)矿床一直是世界上资源储量大、经济效益高、分布范围广的一类矿床(芮宗瑶等,1984,2006;侯增谦,2004;Richard,2009;Sillitoe,2010;冷秋锋等,2016;丁帅等,2017).西藏东部玉龙斑岩铜矿带已产出1个超大型(玉龙)、2个大型(马拉松多、多霞松多)、3个中型(扎那尕、莽总、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李大明;碎屑颗粒热年代学——一种揭示盆山耦合过程的年代学方法[J];地震地质;2000年S1期
2 张虎男,,赵红梅,常郁;~(14)C年代学研究的现状与应变对策[J];华南地震;1996年01期
3 钟巍,熊黑钢,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大林成行;策勒达木沟剖面年代学研究及意义[J];干旱区研究;1998年01期
4 韩以贵;蔡晓荻;赵坤玲;王蕊;;构造-热年代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J];地质找矿论丛;2008年02期
5 孙芹;牛鹏飞;;成矿年代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6 Julie Brigham-Grette;杜远生;;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研究的现行趋势[J];地质科学译丛;1988年01期
7 宋彪,赵敦敏,万渝生;辽宁弓长岭含铁建造年代学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2年04期
8 陈文寄;T.M.Harrison;O.M.Lovera;M.T.Heizler;;多重扩散域模式的发展与展望(Ⅱ)——构造-热年代学研究的最新成果[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3年04期
9 毛伟;李晓峰;;广东大宝山地区成岩年代学研究[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10 丁平;沈承德;易维熙;刘克新;丁杏芳;付东坡;;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14)C地层年代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明;谭凯旋;;地质热年代学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小明;谭凯旋;;地质热年代学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3 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赵东宏;彭素霞;;莲花沟岩体年代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郑德文;万景林;张培震;袁道阳;李大明;;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德文;万景林;张培震;袁道阳;李大明;;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6 沈传波;梅廉夫;吴敏;汤济广;;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年代学制约[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宪梁;;活断层年代学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8 赵志中;;青藏高原第四纪冰碛物的年代学及环境变迁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9 王洪作;吴俊奇;陈培荣;汤江伟;任海涛;;671矿床赋矿围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形态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吴林;杨列坤;师文贝;王非;;~(40)Ar/~(39)Ar热年代学现状与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曹菲;北京离子探针中心铸就世界年代学科技平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静娴;Ⅰ、硅酸盐高精度B同位素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Ⅱ、南海海山玄武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2 王苏珊;黑龙江省三道湾子地区岩浆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3 王清利;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4 龚俊峰;喜马拉雅中东段~(40)Ar/~(39)Ar年代学及热史演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5 张吉衡;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丁聪;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向必伟;北大别造山后伸展过程构造热年代学与变形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静;表生含钾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9 徐先兵;武夷山地区显生宙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孙巍;兴安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下古生界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U_辉;赤峰下马架—刘家营子流纹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森;赤峰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杨赫鸣;皖南逍遥地区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王阳;内蒙古塔尔气地区佳疙瘩组地质特征及锆石年代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邓俊峰;攀西地区太和铁矿长英质岩脉年代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闫晶晶;西藏中拉萨地块许如错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师晓林;北祁连构造带东北缘志留系和泥盆系砂岩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年代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6年
8 黄明达;新疆帕米尔构造结公格尔山第四纪热年代学的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9 师文贝;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变形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孔旭;冀北赤城红旗营子杂岩年代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9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7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