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褐煤脉冲式气流干燥传递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09:36

  本文关键词: 脉冲式气流干燥 气-固两相流 数学模拟 出处:《化工进展》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褐煤干燥是褐煤固体热载体新法干馏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脉冲式气流干燥器内基于气-固两相流的褐煤干燥动量、热量、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依托高效成熟的气流干燥技术,以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情况为基础,建立了气流干燥过程中颗粒加速运动的热量传递模型和颗粒减速运动的动量及热量传递模型,并提出了新的脉冲式气流干燥器高度的设计及优化方法。通过将脉冲式气流干燥器的干燥模拟数据与相同高度的等径式气流干燥器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脉冲式气流干燥的高效性,并根据烟气温度、颗粒湿含量、体积传热系数等模拟参数沿干燥器高度的分布情况对其高效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脉冲式气流干燥装置工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和理论参考。
[Abstract]:Lignite dry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distillation process of lignite solid heat carrier.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rying momentum and heat of lignite based on gas-solid two-phase flow in the pulse airflow dryer. The mass transfer process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high efficient and mature airflow dry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force of particles in the airflow. The heat transfer model of particle acceleration and the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of particle decel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irflow drying are established. A new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height of pulse air dryer is proposed. The drying simulation data of pulse air dryer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ame height equal diameter air flow dryer. The efficiency of pulse airflow drying was verifie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imulated parameters such as flue gas temperature, particle moisture content and volumetric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dryer. It provides accurate data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pulse airflow drying device.
【作者单位】: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大连市计量检测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分类号】:TD849.2
【正文快照】: 煤炭资源作为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一直以来被世界各国重点开发和利用。国际能源署2011年报告指出[1],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为9972亿吨,其中,褐煤为2687.6亿吨。根据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占全球比重分别为47.5%和50.2%。我国作为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用气流干燥设备干燥成品的简介[J];发酵科技通讯;1986年03期

2 张运鑫;;气流干燥技术的改进[J];辽宁化工;1987年05期

3 皮杰;气流干燥过程数值模拟[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袁辉星,申初云;锑酸钠采用气流干燥的实践[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93年S1期

5 常宇舜;上海石化氰化钠装置气流干燥系统设计简介[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3年05期

6 李占争,李进安,张和平,李惠民;杜康酒厂丢糟气流干燥的探讨[J];酿酒科技;1994年01期

7 曾伍兰;脉冲式气流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J];化工装备技术;2005年02期

8 曾伍兰;;气流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6年01期

9 袁伟光;;固体粉料气流干燥设计的体会[J];无机盐工业;1982年04期

10 林春;;气流干燥及其进展[J];医药工程设计;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舒芳誉;王道宽;堵劲松;李清华;林志平;周跃飞;钱继春;;HXD气流干燥过程工艺气流传热探讨[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乔学义;姚光明;申玉军;王兵;刘晓萍;;气流干燥工序对烤烟烟叶感官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叶乃卫;鲜菊花微波气流干燥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特产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靳小萌;基于油页岩气流干燥的CFD模拟和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程茜;褐煤脉冲式气流干燥过程传递模型与工艺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道斌;气流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4 石金艳;气流干燥耦合场数学控制方程组及Runge-Kutta法求解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小艳;褐煤管式气流干燥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干燥管结构优化[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李彦栋;生物质秸秆颗粒气流干燥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4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84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