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 北衙 金多金属矿床 金赋存状态 成色 云南 出处:《矿物学报》2017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载金矿物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原生矿石中金等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少量连生金。载金矿物以磁铁矿、菱铁矿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23%,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银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斜方辉铅铋矿、石英和黑云母等。自然金的粒度按金矿物面积统计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微粒金(5~10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及显微中粒金(20~50μm)为主,分别占17.87%、28.16%、28.19%和25.78%。按颗粒数量统计,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为主,占89.94%,其他3个粒级分别占6.51%、2.31%和1.18%,显微极微粒金粒数量多但极细,质量占比非常小,而显微微粒金—显微中粒金数量少颗粒相对大,质量占比大。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金的平均成色为890,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高—中温和中等形成深度以及成矿流体主要属岩浆热液。
[Abstract]:X-ray diffraction,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phase analysis, back scattering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of gold bearing material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samples. The occurrence state of gold and other main elements in the primary ore of Wandongshan section of the Ya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Northwest Yunnan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orms of gold occurrence are fissured gold intergranular gold and wrapped gold. The gold bearing minerals are mainly magnetite and siderite, accounting for 84.23%, followed by pyrite, chalcopyrite, galena, pyroxene, porphyrite, pyrrhotite and sphalerite. The particle size of natural gold is mainly 0. 2 ~ 5 渭 m of micropolar gold and 5 ~ 10 渭 m of microfine gold according to the area of gold deposit. The micrograined gold (10 ~ 20 渭 m) and the medium grain (20 ~ (50) 渭 m) were dominant, accounting for 17.87% (28.16%), respectively. 28.19% and 25.78.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y of the particles, the main micropolar microparticle was 0.2U ~ 5 渭 m (89.94%), and the other three grain levels (6.51% 渭 m). In 2.31% and 1.18, the number of micropolar gold particles is large but very thin, and the mass fraction is very small, while the amount of gold particles in microparticle gold microscopes is relatively large. The electron probe and phas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gold in the ore mainly exists as independent minerals, including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gold and a small amount of silver gold, the average gold color is 890. The colo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gold deposit are high to medium and moderate to moderate depth and the ore-forming fluid mainly belongs to magmat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作者单位】: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云南省“云岭学者”科研项目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滇西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系列研究(编号:E1107)”的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2
【正文快照】: (1)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铁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五期)[R].2014.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是1个超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前人对北衙金矿斑岩的岩石类型与成岩成矿年龄、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矿床模型及找矿模型、找矿技术方法与找矿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鸥;云南北衙铅矿氧化带含金性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9年06期
2 杨剑;王绪本;王永华;王桥;曾琴琴;;电、磁综合方法在云南北衙铁金矿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4年02期
3 肖晓牛;喻学惠;莫宣学;李勇;黄行凯;;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11年02期
4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J];矿床地质;2006年S1期
5 陈军;;鹤庆北衙金矿区钻孔水泥灌浆护壁堵漏工艺[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5期
6 ;云南大理北衙有望跻身世界级巨型金矿床[J];黄金科学技术;2012年03期
7 和中华;周云满;和文言;苏纲生;李万华;杨绍文;;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J];矿床地质;2013年02期
8 左琼华;朱婉明;杨加庆;赵蓓蕾;徐永全;王文贤;;云南北衙富碱斑岩体特征与成矿关系[J];地质学刊;2013年01期
9 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李振华,张晓辉;云南北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2年01期
10 王新红;;云南北衙金矿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蔡新平;徐兴旺;梁光河;张宝林;王杰;肖骑彬;;北衙矿产资源开发和特异地质现象保护[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4 王新宇;曹殿华;;云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中铋矿物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肖骑彬;蔡新平;徐兴旺;;云南北衙表生金矿形成与保存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C];2003年
6 程沛奇;方维萱;;中国不同地区金矿床的比较——以云南北衙金矿和陕西八卦庙金矿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徐兴旺;蔡新平;肖骑彬;梁光河;张宝林;王杰;;滇西北衙地区热水岩溶作用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C];2003年
8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彭建堂;;古混合线Rb-Sr定年法及其在滇西北衙金矿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秉强;;云南省北衙红土型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效果[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立 蒋郭吉玛 刘晓慧 本报通讯员 周赵兴 李向开 杨胜鸿;战鼓声声催奋进[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剑;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蒋成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钾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杨金永;滇西北衙金矿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陈爱兵;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徐受民;滇西北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与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王正海;云南鹤庆北衙富碱斑岩型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7 杨建宇;北衙金矿数字化商业性快速经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解析及找矿方向[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松;滇西北衙金矿外带似层状Pb-Zn-Ag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姜文涛;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谭威;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铁多金属矿床铁质来源及成矿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孙建成;北衙地区构造体系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宁括步;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控岩控矿构造解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勇;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陈贤胜;云南省北衙金矿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9 刘博;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李俊;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磁铁矿成因矿物学及矿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4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8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