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采煤沉陷区恢复治理状况遥感调查

发布时间:2018-02-06 03:27

  本文关键词: 遥感 煤矿 沉陷 恢复治理 出处:《国土资源遥感》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山东省某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期光学遥感数据,采用室内研究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旨在研究采煤沉陷区恢复治理状况。研究表明:(1)该研究区内采煤沉陷严重,到2014年采煤沉陷积水区累计面积达13.62 km~2;(2)区内采煤沉陷灾害发展迅速,2006—2014年间,积水面积共增加7.78 km~2,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133%;(3)该区沉陷恢复治理状况良好,恢复治理面积达11.70 km~2,恢复治理比例为85.90%;(4)后续的采煤沉陷仍有可能破坏已恢复治理的工程,将已恢复治理的区域转变为需要再次恢复治理的区域;(5)在遥感图像上,恢复治理区域容易与非恢复治理区的地物相混淆,为此,有必要选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仔细对比。
[Abstract]:Taking a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study area, using multi-period optical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technical method of combining indoor research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is adop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ining subsidence in this area is serious, and by 2014, the cumulative area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hydrops area is 13.62 km / m ~ 2; (2)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6-2014, the area of accumulated water increased by 7.78 km2,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06. (3) the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subsidence in this area is in good condition, the area of restoration and control is 11.70 km2,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toration and control is 85.90. 4) the subsequent coal mining subsidence may still destroy the project that has been restored to control, and transform the restored area into the area that needs to be restored again; 5) in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the restoration control area is easily confused with the non-restoration control are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careful comparison.
【作者单位】: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编号:121201203000160009)、“矿山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编号:1212011120027)和“山东省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价”(编号:1212011220073)共同资助
【分类号】:TD327;TP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舟;;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4期

2 常贵晨;国务院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提出要求[J];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07期

3 赵欣;对南票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明立;胡炳南;赵有星;;采煤沉陷区工程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3期

5 谭勇强;;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棚户区改造中沉陷土地的利用[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6 袁静宜;韩科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研究[J];煤矿开采;2008年04期

7 贾善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8 韩科明;李凤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J];煤炭学报;2009年12期

9 杨占军;李焕忠;;抚顺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初步设想[J];露天采矿技术;2009年06期

10 江崇国;;探索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可持续综合治理利用模式[J];四川建筑;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刚;;对淮南采煤沉陷区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陈利生;姜升;刘陵;;采煤沉陷区建筑用地复垦工程施工的实践与体会[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明立;张华兴;;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计算分析[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明立;;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及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5 刘学成;韩书才;;靖远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6 刘明;姜志刚;刘金辉;王华国;张峰;魏跃东;杨丽娜;;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与探讨[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贾俊姝;周心澄;高国雄;马海宽;;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异质性分析——以山西东大煤矿为例[A];GPS在水利行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渠俊峰;张绍良;李钢;;基于采煤沉陷区复垦的水资源蓄控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贾林刚;;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徐法奎;张凤歧;李凤明;孙岐发;谭勇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效果分析[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永杰;国家省市专家聚集抚顺共商采煤沉陷区整治大计[N];抚顺日报;2006年

2 ;综合治理地方煤矿采煤沉陷区[N];山西政协报;2008年

3 张丽莉;胡冬梅深入采煤沉陷区调研[N];长白山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英姿 实习生 胡牧;亿元投资力挺耒阳采煤沉陷区“升起”[N];衡阳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孟银凤 尚慧辉 刘宇;将山西地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列为国家试点[N];山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陈红娟;确保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顺利进行[N];铜川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省政府调研组来淮调研采煤沉陷区情况[N];淮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杨秀勇;全市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完成投资72%[N];六盘水日报;2009年

9 记者 胡京春;采煤沉陷区治理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刚;惠农采煤沉陷区再获中央补助资金5600万[N];宁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淼;采煤沉陷区生态演替规律及菌根修复作用与后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冬;济宁采煤沉陷区水土资源时空演变及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白蕾;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财政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郑佳重;宿州市朱仙庄—芦岭采煤沉陷区蓄滞洪效果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白雪雪;县域采煤沉陷区治理规划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博;采煤沉陷区河湖连通与水生态模式构建综合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6 张烨;山西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宋晓;鹤壁八矿采煤沉陷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方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高芳芳;采煤沉陷区景观生态再造技术探析[D];山西大学;2013年

9 韩科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评价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10 崔剑锋;采煤沉陷区岩质边坡悬臂—断裂失稳破坏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93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93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