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垒构造区域内工作面矿震发生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 地垒断层 矿震 剪切梁 微震监测 矿震特征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深刻揭示和总结地垒构造区矿震规律的特殊性,以东滩煤矿1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计算、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垒构造区垂直应力二次分布,微震信号反映出矿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距离EF93断层距离84 m和35 m时,EF93断层和EF32断层相继发生错动,容易诱发矿震;微震监测和数值模拟叠加结果显示出震源在工作面前方和采空区后方积聚,且主要集中在顶板硬岩和应力升高区,开采距离EF93断层80 m时,断层错动诱发高能矿震,验证了力学计算结果;地垒构造区开采震动能量和频次都升高,断层活化是影响震动增强的主因;地震活性系数b值与震动能量呈负相关性,大震发生之前往往经历"小震密集-平静-大震发生"的过程。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and summariz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ore earthquake law in the barrier tectonic area, taking the 1305 face of Dongtan Coal Mi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econdary distribution of vertical stress in the barrier tectonic area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echanical calc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ult of EF93 and the fault of EF32 occur one after another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mining face and EF93 fault is 84 m and 35 m, which is easy to induce mine earthquake. The results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eismic source accumulates in front of the face and behind the goaf, and i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oof hard rock and stress rising area. When the mining distance is 80 m from the EF93 fault, the dislocation of the fault induces the high-energy mine earthquake. The results of mechanical calculation are verified. The seismic energy and frequency of mining in the barrier tectonic area are increased, and the activation of fault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vibration enhancement. The seismic activity coefficient b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ibration energy. Large earthquakes often go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mall earthquake denseness-calmness-large earthquake occurrence"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large earthquakes.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顺兴煤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110)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峰,章梦涛,范学理;北票台吉矿震机理的研究[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S1期
2 张华;姚宏;陈鑫;黄树生;牟剑英;;矿震识别及成因研究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03期
3 周辉,冯夏庭,谭云亮,王泳嘉;矿震系统的胞映射-突变预测模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1期
4 郑怀昌;张晓君;;冒落型矿震能量确定探讨[J];金属矿山;2006年07期
5 李伟;;鲍店煤矿矿震规律初探[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3期
6 李铁;蔡美峰;蔡明;;采矿诱发地震分类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7 王伟;姜岩;赵勇;;灰色系统理论用于矿震极值预测的初步研究[J];测绘工程;2007年01期
8 潘一山;赵扬锋;官福海;李国臻;马植胜;;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9 欧阳治华;姚高辉;许梦国;朱权洁;;普庆铁矿矿震发生机理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伟;姜岩;宁津生;钟波;;用小波分析理论研究采矿速度与矿震的关系[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长龄;郑太洙;吴廷国;阚振斌;;对蛟河煤矿的矿震分析与减灾对策[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张少泉;董继平;肖兰喜;李启辉;陈光;李卫平;;矿震震源机理的系统研究与开发[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李运江;;鲍店煤矿矿震定位与活动性研究[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屈昀;张贞良;刘德进;;矿震灾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研究[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峰;屈昀;;兖州矿区鲍店煤矿矿震监测与分析研究[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运江;李峰;赵国兵;;兖州矿区矿震监测台网建设研究[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少泉;郭建明;华正兴;张兆平;关杰;鲁振华;;地震学在矿山冲击(矿震)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邹德蕴;段伟;刘志刚;吴业胜;;采空区上覆岩层诱发矿震及预测技术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永亮;王恒志;臧金诚;;鲍店煤矿矿震区域分布规律与灾害预防[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世愚;和雪松;蒋秀琴;潘科;张少泉;;矿震与瓦斯的相关性及其在地球物理学中的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房增华;为矿井安全高效加码[N];中国煤炭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宝新;矿震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2 闫广;基于震源快速定位方法的分布式矿震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巩思园;矿震震动波波速层析成像原理及其预测煤矿冲击危险应用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东平;矿震定位与可视化研究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2 王有勇;正断层区域矿震及冲击危险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李腾;矿震对巷道的冲击损伤机理及保护层抗震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李成成;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5 刘玉春;小波变换在矿震信号滤波和识别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6 官福海;木城涧煤矿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7 梁宝霞;矿震信号识别和定位及其在木城涧煤矿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8 王世娟;东滩煤矿地垒断层型矿震发生机制及监测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于丽艳;木城涧煤矿矿震监测震源定位与震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王伟;基于小波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的矿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1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0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