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浅埋深高强度综采地表沉陷规律实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2 03:21

  本文关键词: 高强度综采 预计参数 角量参数 地表沉陷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鄂尔多斯地区风积砂覆盖、厚煤层、浅埋深、工作面尺寸大的特点,为掌握综采工作面快速推进在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鄂尔多斯某煤矿试验区开展了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研究,历经约15个月的长期观测并对取得的实测数据分析,计算求得该条件的地表移动周期特征,拟合求取了一套完整的地表沉陷计算参数和角量参数,分析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沉陷预计参数、角量参数与地表动态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地区高强度综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具有沉陷分布集中、地表下沉系数较大、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值大而剧烈、地表下沉盆地边界收敛缓慢、地表移动初始期与活跃期均较短的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 cover, thick coal seam, shallow buried depth and large size of face in Ordos area, the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intensity mining is grasped. The observation research of surface movement observation st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coal mine experimental area in Ordos. After about 15 months of long-term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obta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movement cycle of the condi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obtained. A complete set of calculation parameters and angular parameters of surface subsidence are obtained by fitting, and the prediction parameters of surface subsidence under th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strength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in Ordos area, the subsidence distribution is concentrated, the subsidence coefficient is large, and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value is large and severe. The boundary convergence of surface subsidence basin is slow and the initial and active periods of surface movement are short.
【作者单位】: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内蒙古北联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高头窑煤矿;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7)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峰;地表沉陷治理的新方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1期

2 李剑峰;;地表沉陷治理的新方法[J];能源环境保护;2009年04期

3 公茂旭;陈加更;吕国庆;;承压含水层自身性质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J];煤矿安全;2013年02期

4 许凯;;固体充填综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2013年04期

5 张义之;再论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J];化工矿山技术;1979年04期

6 王冠平;;煤矿地表沉陷对建筑物的影响评价[J];煤矿环境保护;1989年03期

7 张和生,刘洪福,韩建伟;测氡技术在地表沉陷观测中的应用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8 彭和Y·罗,房维军,鱼云龙;预测沉陷影响的模拟[J];陕西煤炭技术;2000年01期

9 蒋建平,高广运;地下工程引起的不均衡地表沉陷分析[J];煤炭学报;2003年03期

10 姜晨光,贺勇,梁安波,盖玉松,廖明全;矿区地表沉陷规律的新认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仲杰;佟利明;;地表沉陷灾害机理与控制方法[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永树;;地表沉陷区交通运输安全性预测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滕永海;王金庄;赵洪亮;;高强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庞庆刚;;钱家营矿地表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的探讨[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陈新建;赵法锁;赵兵朝;刘小平;吴韶艳;;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预测[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运江;闫增会;庞尔雷;;鲍店矿上部采区地表沉陷规律的研究与实践[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麻凤海;范学理;王泳嘉;;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时间空间过程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8 德民;马凤山;张亚民;杨长祥;贾高华;;急倾斜矿体分步充填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9 石兴华;石富源;;采煤引起地表沉陷的防治与土地复垦生态景观技术[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国超;;红柳林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表沉陷监测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广伟;软弱覆岩地表沉陷机理研究及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2 王晖;青兰高速公路沿线北八特采空区地表沉陷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赵国忱;矿山地表沉陷综合治理投资决策系统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6年

4 张学东;工矿区地表沉陷D-InSAR监测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阎跃观;DInSAR监测地表沉陷数据处理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张连贵;兖州矿区非充分开采覆岩破坏机理与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胡海峰;不同土岩比复合介质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伟;地表沉陷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瑞;基于GIS矿山地表沉陷预警信息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晨;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计与生态恢复[D];山西大学;2015年

4 李小庆;淮北矿区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5 白二虎;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法覆岩与地表沉陷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徐飞亚;寺河矿地表沉陷特征与特高压线塔保护煤柱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韩东峗;山区地下采煤地表沉陷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董军业;巨厚火成岩下隔离注浆充填控制地表大面积突然塌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刘瑞斌;固体充填综采地表沉陷预测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娄高中;老君堂煤矿不稳定煤层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3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23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