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地层注气和卸压抽采煤层气增产技术基础研究
本文关键词: 煤系地层 气源岩 吸附模型 综合传质系数 煤层气抽采 注气 出处:《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煤系地层中的气源岩主要是由富集型和分散型的有机岩构成,包括煤层、泥岩以及页岩等。结合煤层气赋存特征将其高效抽采并加以利用是环境保护、瓦斯事故防治和清洁高效能源三方面相结合的不二之选。然煤层气抽采并非简单之举,受储层物性参数及抽采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抽采率较低。现有的煤层气抽采研究对象主要以煤层为主,鲜有将煤系地层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综合考虑并进行研究。本文将针对煤系地层中提高煤层气抽采率的技术基础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煤系地层中主要孔隙裂隙气源岩的储气特征及气体运移规律,提出了煤系地层未卸压区采用注气,而采动卸压裂隙带区优化布置钻孔提高煤层气抽采率的技术方案。其次,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及含不同气体条件下,实验研究了煤系地层主要气源岩—煤及泥岩的吸附性能、吸附模型适应性以及表征内质量源扩散解吸和对流传质阻力大小的综合传质系数α。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基本物理定律,建立了考虑层间窜流和内质量源作用下的煤系地层自然降压和注气抽采煤层气时的气体运移微分方程,求解了简化微分方程的分析解。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微分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种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上述研究为煤系地层煤层气增产抽采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结合煤系地层中主要气源岩物性参数特征,以煤层气在储层中吸附/解吸、扩散渗流运移理论为基础,将煤系地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综合考虑,提出了在未卸压区可采用注气方法提高抽采率,卸压区则可根据环形裂隙圈的空间位置来优化裂隙带抽采工艺。2、根据采场围层移动基本理论,推导出确定环形裂隙圈的空间位置参数计算方法,并据此优化裂隙带煤层气抽采工艺。采用钻孔返水计量法对倾斜钻孔抽放效果影响最大的冒落带高度进行实测,结果表明冒落线预计高度与实测计算高度基本一致。3、应用煤系地层中的主要气源岩—煤及泥岩在不同温度、含不同气体条件下的吸附实验数据对常见的三种吸附模型(Langmuir模型、DR模型以及BET模型)进行检验得知:煤、泥岩对CO_2吸附特征符合BET模型,而Langmuir模型和DR模型则适用于煤、泥岩对CH_4或N_2的吸附。实验表明不同气源岩介质中吸附的CH_4量与温度之间成负相关,因此,可采用煤层注热、外加电场的焦耳热效应、交变电磁场产生的热量或超声波摩擦生热等方法提高储层的温度,促使吸附煤层气解吸速率增大,从而提高煤层气抽采率。4、采用容量法,测定了综合传质系数α与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及煤层气解吸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α与基质吸附浓度成正比关系;不同气源岩介质,αCH_4随时间的变化速度都较αCO_2随时间的变化速度慢,且浓度相同时,αCH_4大于αCO_2。这表明,不同气源岩介质对CH_4和CO_2的吸附能力强弱趋势一致,CH_4的解吸量均大于CO_2的解吸量胃因此,注CO_2可以吸附置换CH_4,提高煤层气的产出率。5、在煤系地层煤层气抽采过程中,会造成各气源岩层之间气体压力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相邻气源岩层之间产生层间窜流的现象。穿层与顺层钻孔两种抽采模式下,相邻气源岩层压力差值不同,并最终导致层间窜流量的不同。6、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孔隙裂隙介质吸附、扩散、渗流基本理论,建立了煤系地层自然降压抽采煤层气物理数学模型和煤系地层注气抽采煤层气的物理数学模型。7、在所建立的模型基础上,结合晋城3#煤层、马兰8#煤层赋存特征,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在煤系地层自然降压抽采煤层气过程中,考虑与未考虑层间窜流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可知,考虑层间窜流条件下的抽采钻孔附近CH_4压力比未考虑条件下的CH_4压力有所提高,即层间窜流补给使地层能量衰减变慢,有利于延长抽采井的稳定期。(2)、在井下未卸压区顺煤层钻孔考虑层间窜流条件下,比对抽采相同时间和距抽采钻孔相同距离处的CH_4压力值发现:注气条件下的均高于未注气条件下的,且在一定时间内注入不同的气体,压力增加值差异较小。此结果表明,仅就增能驱动而言,一定时间内CH_4压力增加值与注气种类差别不明显。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gas migr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coal bed in coal bed is studied .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1 .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basic physical laws , the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coal bed gas extraction rate in coal bed formatio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 1 ) In the process of coal bed gas extraction ,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gas source rock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 _ 2 .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陆武,孙茂远;中国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及其开发技术要求[J];天然气工业;2001年06期
2 杨陆武,孙茂远,胡爱梅,潘军;适合中国煤层气藏特点的开发技术[J];石油学报;2002年04期
3 朱志敏;杨春;沈冰;崔洪庆;;煤层气及煤层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4 严绪朝;郝鸿毅;;我国的煤层气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5期
5 才思斯;许浩;汤达祯;赵俊龙;彭己君;孟金落;于明杰;;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类型及地质意义[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6 张文昭;煤层气──我国未经开发的能源[J];特种油气藏;1996年03期
7 查尔斯 R·纳尔逊,蓝晓梅;煤层气藏储量分析方法的评价[J];中国煤层气;1999年01期
8 王生维,段连秀,张明,陈钟惠;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9 饶孟余,冯三利;煤、气一体化开采煤层气方法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1期
10 欧成华,李士伦,杜建芬,邓奎;煤层气吸附机理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彦龙;;煤层气参数测试及其意义[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2 刘炎昊;张苗;刘传喜;;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前景评价[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3 张文忠;周尚忠;孟尚志;赵军;莫日和;;山西省柳林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影响[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一山;唐巨鹏;李成全;石强;;煤层气渗流的核磁共振成像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赵靖舟;时保宏;;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及其特征[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陈振宏;王一兵;张亚蒲;王宪花;杨焦生;;煤层气藏储层研究的新方法[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艳军;汤达祯;许浩;曲英杰;张文忠;刘一楠;;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理论的建立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张百忍;;郑庄区块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开发前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亚蒲;杨正明;鲜保安;;煤层气开采发展趋势及其增产技术[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赵孟军;宋岩;苏现波;柳少波;秦胜飞;洪峰;;煤层气聚气历史研究及其地质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启孝;商业开发为煤层气建设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马军;压裂技术成功应用于煤层气开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孙利民;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宋时飞;首条跨省煤层气输送管道项目批准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程宇婕;十年再造一个“煤层气大庆”[N];中国能源报;2011年
6 潘伟尔;煤层气开发利用为何难成“气候”?[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7 通讯员 黄延兵;渤海钻四首口煤层气藏评价井交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莲莲;“西气东输”工程 山西搭乘西部大开发快车的站台[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9 张怀发邋马军;煤层气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巧然;“煤海穿针”让低渗煤层“扬眉吐气”[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燕燕;煤系多层叠置含水系统及煤层气合排水源判识[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周s,
本文编号:1536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3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