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叠加煤柱覆岩结构特征及对下伏煤层矿压显现影响
本文选题:采矿工程 切入点:大同矿区侏罗系煤层群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同矿区侏罗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遗留多类大型煤柱,其对下伏石炭系煤层矿压显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比值判别法和极限平衡理论等方法,确定侏罗系地层遗留多层叠加煤柱覆岩可形成"倒梯形孤岛覆岩结构",并建立"倒梯形孤岛覆岩结构"的力学模型,揭示不同尺寸"倒梯形孤岛覆岩结构"对下伏石炭系煤层影响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当煤柱体宽度在30~120 m范围时,"倒梯形孤岛覆岩结构"使石炭系煤层应力场较原岩应力提高了91%~259%,当叠加煤柱体宽度为80 m时对石炭系煤层影响最大。现场微震监测表明,石炭系煤层8104工作面在通过侏罗系大型重叠煤柱区域时,微震事件密集分布,微震事件能量级别较高(达到10~6 J),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成果可为石炭系煤层工作面通过侏罗系遗留大型叠加煤柱体时顶板管理、强矿压显现预测与控制等提供理论支持。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Jurassic coal seam group in Datong mining area, many kinds of large coal pillars are left behind,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coal seam pressure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coal seam. By means of ratio discrimination method and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etc. It is determined that "inverted trapezoid island overburden structure" can be formed by multi-layer superimposed coal pillar overburden in Jurassic strata, and a mechanical model of "inverted trapezoid island overburden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influence of "inverted trapezoid island overburden structure" on the coal seams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system is revealed. When the width of coal column is in the range of 30 ~ 120 m, "inverted trapezoid island overburden structure" increases the stress field of Carboniferous coal seam by 91- 259m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rock, and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al seam of Carboniferous system when the width of the superimposed coal column is 80m. When the coal face 8104 of Carboniferous system passes through the large overlapping pillar area of Jurassic system, the microseismic events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and the energy level of microseismic events is higher (up to 10 ~ (6) J ~ (-1)).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monitor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oof management,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strong rock pressure appearance in coal face of Carboniferous coal seam when it passes through large superposition coal pillar of Jurassic system.
【作者单位】: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4127) 三晋学者支持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50205)~~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特性浅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2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3 石文球;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技术;2005年08期
4 张华兴,张刚艳,许延春;覆岩破坏裂缝探测技术的新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9期
5 檀双英;康永华;刘治国;张玉军;张刚艳;;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9期
6 葛英豪;肖建辉;刘文中;冯士安;;许疃煤矿8223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7 王金安;纪洪广;张燕;;不整合地层下开采覆岩移动变异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8 张玉军;;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在煤层覆岩裂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3期
9 刘凯;;地面电磁法探测覆岩破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沈永炬;黄远;;不同间距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杨居友;;覆岩(离层)注浆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10 耿养谋;;矿山开采覆岩应力拱演化规律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黄刚;罗河铁矿充填开采覆岩稳定性及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尹士献;构造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协同作用下对覆岩变形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安百富;固体密实充填回收房式煤柱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李西蒙;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冯美生;浅埋煤层采动覆岩破断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9 刘世奇;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粘土隔水层采动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10 王金东;综放开采覆岩高位结构稳定性及强矿压形成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雷;深部采煤采动阶段覆岩运动规律及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周璇;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现辉;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覆岩大范围运动规律及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郭金帅;大倾角综采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程晋国;停采线侧村庄压煤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钻孔布置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韩佩博;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煤层覆岩及底板裂隙场演化规律与瓦斯运移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刘家云;深部仰斜开采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凯;厚黄土地区煤矿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影响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邓康宇;孙疃矿1026孤岛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彦辉;巨厚砾岩层下特厚煤层开采覆岩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3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9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