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充填采空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采空区 切入点:充填体 出处:《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某矿工程地质为依据,采用了FLAC3D软件模拟研究了不同充填体强度下围岩竖向应力、竖直位移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分层开采方式对围岩竖向应力、竖向位移的变化,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越大,围岩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都呈减少的趋势,增大充填体强度对围岩稳定性有利;在充填体强度为1.2 MPa的条件下,在充填体上层开采比下层开采的围岩竖直应力大,但竖直位移相对较小。
[Abstract]:Taking a mine engineering geology as the basis, using FLAC3D software simulation of the stress strength of surrounding rock under different filling vertical variation,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 layered mining on vertical stress, the change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filling body is large, vertical the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vertical stress decreases,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the filling body is favorable to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strength of the filling body is 1.2 MPa, in the upper backfill mining rock than the vertical stress in the mining of lower layer, bu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is relatively small.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复杂地质矿山开采安全技术工程中心;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GY字(2013)3046)
【分类号】:TD3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围岩稳定性分级鉴定会[J];金属矿山;1984年11期
2 曹丽文;魏永军;李新民;张静;练翠侠;;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5期
3 李兆权;围岩稳定性分级法有新的突破已通过鉴定[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4 杨建辉,费鸿禄;立井混合作业加大段高时围岩稳定性实验探讨[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5 李宁;朱才辉;姚显春;何敏;;一种浅埋松散围岩稳定性离散化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6 ;外刊摘登[J];湖南有色金属;1985年06期
7 李兆权;;动态分级法的分级判据选择与应用[J];金属矿山;1985年08期
8 乔兰,丁立丰;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优化模型及其在新城金矿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0年02期
9 于震平,,李铁汉;一种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的模糊处理[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4期
10 柴旺;文兴;;马鞍石隧道掘进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学文;汤斌;王瑞芳;;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忠允;时维强;;基于围岩稳定性的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优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王鲁明;赵洪先;刘军;王永峰;;地下工程裂隙围岩稳定性的边界元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郑力;朱可善;朱敬民;樊泽宝;;均质岩体中地下洞室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5 董长吉;王海爽;;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孙钧;戚玉亮;;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正算反演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慎乃齐;刘飞;连建发;;人工神经网络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李兆权;;用围岩位移进行稳定性分级的探讨[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9 赵海涛;江波;;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A];2013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新平;代翼飞;胡静;;某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预测的流固耦合分析[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张郁;重庆聚云山隧道全面贯通[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峰;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前进;基于TSP多波关系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彦之;塔柱式地铁车站的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峰辉;武深高速公路吉家坡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淼;大倾角中厚煤层破碎顶板炮采转综采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龙帅;含软弱夹层陡倾岩层中地铁车站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刘东海;某地下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岳文泽;基于超前预报和数值模拟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袁性涵;基于数值实验的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蒲谢东;桩基荷载下串珠状隐伏溶洞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孙永超;长春某地铁区间工程地质特征及隧道稳定性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10 杨永香;特殊地质条件下龙潭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1607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0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