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ronoi图的三维地层自动建模方法
本文选题:三维地质建模 切入点:Voronoi图 出处:《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三维地质建模是一项学科交叉的研究内容,也是学界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中建模效率差、自动化程度低以及对地层尖灭、夹层识别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钻孔平面点集Voronoi图的三维地层自动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处理钻孔数据,按地层块体属性归类,而后通过平面连通性与高程连通性判定,确立基于Voronoi图的地层边界,最后将地层块体分为普通地层和夹层两种地层块体,分层构建地质模型。该方法在南京某地下工程中应用结果表明,文中建模适用于沉积地层的建模,能够较好地识别地层分布中常见的尖灭和夹层现象,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快速建模。
[Abstract]: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is not only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ntent, but also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w modeling efficiency, low automation and insufficient recognition of strata and intercalation in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an automatic modeling method of 3D strata based on Voronoi map of borehole plane point set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borehole data are analyzed and processed, then classified by stratigraphic block attributes, and then the formation boundary based on Voronoi map is established by determining the plane connectivity and height connectivity. Finally, stratigraphic block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stratigraphic blocks, ordinary strata and intercalated strata, and geological models are constructed by stratification.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n Nanjing show that the modeling in this paper is suitable for the modeling of sedimentary strata. It can identify the common phenomena of tip out and intercalation in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and fast modeling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作者单位】: 军委后勤保障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8612部队;
【分类号】:P6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锐;地层划分的数学模型[J];地质科学;1983年03期
2 孙坚,白明洲,王连俊;探地雷达在地层划分中应用的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4年04期
3 解晓晶;丁大伟;;鄯善油田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9期
4 刘东生;;狼翅沍的分类新法和对于地层划分的意义[J];科学通报;1952年Z1期
5 唐义;;地层划分中有序地质量分割法[J];云南地质;1984年03期
6 唐义;简单分段法及其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实例[J];地质科学;1985年03期
7 冯玉国;隶属度在坚硬致密“打滑”地层划分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1990年01期
8 李博文;;多重地层划分理论及其在甘肃的应用问题[J];中国区域地质;1990年04期
9 商庆森;姚占永;刘树堂;;省道002线(分水岭—仲宫段)地层划分与岩土工程分类[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陈伟;有序聚类与化学地层划分[J];贵州地质;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溧;魏嘉;卢雅云;;地层划分、岩性识别和油气评价方法[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卢瑞甫;;滇西二叠系的沉积分区及地层划分[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0)——“三江”地层·古生物[C];1982年
3 曹照垣;邢历生;于清河;;三门峡东坡沟剖面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5)[C];1985年
4 芮宗瑶;刘茂强;李云通;王建平;;粤北中生代含煤地层划分及时代讨论(1973)[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5 裴放;;河南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与时代对比[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6 邢历生;徐树金;张景鑫;;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磁性地层划分[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8)[C];1986年
7 李正积;;四川中新生代地层划分中的问题及浅见[A];中国古生物学会山旺现场会议暨第二届第八次扩大理事会论文集[C];1978年
8 覃兆松;王云慧;陈华成;;江西丰城、上高地区晚二迭世地层[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3年
9 童金南;殷鸿福;;国际三叠系年代地层划分[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汪啸风;陈孝红;张仁杰;袁伟;孟繁松;张振来;徐光洪;冯少南;马大铨;王传尚;陈立德;牛志军;李志宏;陈辉明;黄照先;;长江三峡地区珍贵地质遗迹保护和太古宙-中生代多重地层划分与海平面升降变化[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林毅 代俭科 唐东;“哑地层”开花吐香[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赵振宏;中外地质学家本溪探讨地层古生物[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地质年代的划分[N];云南科技报;2001年
4 王黎黎 郑华坤;地质学中的漫漫求索者[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永成;甘肃省某金矿炭质千枚岩地层护壁堵漏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志鹏;甘肃合水地区庄36井区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晓;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地层物性特征及构造格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宋莹;云南省墨江县坝溜乡观音岩石炭—二叠系剖面的多重地层划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焦永清;基于多尺度钻孔数据的地层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李尧;基于数字化的城市地层标准化的相关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7 付萍;漳州盆地第四纪钻孔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环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聂文彬;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孙希杰;东胜煤田柴登勘查区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立群;东北地区下古生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5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3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