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安全工程 切入点:弱胶结软岩 出处:《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难题,以塔然高勒矿区某矿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分析弱胶结软岩遇水软化机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弱胶结软岩巷道弹塑性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锚网喷和锚网喷架两种支护方案时的巷道塑性区范围、应力分布、表面位移、喷混结构受力及锚杆和钢支架的受力形态。进行现场工业试验,监测巷道围岩收敛变形和锚杆受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锚网喷架支护形式能够确保支护体系充分发挥作用,塑性区范围小,围岩应力分布均匀、锚喷支护结构受力均匀且较锚网喷支护时小,采用钢支架与锚网喷构成支护体系会大大提高支护结构整体刚度,提升围岩的自稳能力和自承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upport problem of weak cemented soft rock roadway, this paper takes the weak cemented soft rock roadway support project of a mine in Tharan Gaolle mining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 the mechanism of weak cemented soft rock softening in water is analyzed. The elastic-plastic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weak cemented soft rock roadway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MIDAS/GTS. The range of plastic zone, stress distribution, surface displacement, force of shotcrete structure and the force form of anchor rod and steel support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Monitoring the convergent deforma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change of bolt str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lt-net-shotcrete support can ensure the full use of the support system, the plastic zone is small,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uniform. The stress of bolting and shotcreting structure is uniform and smaller than that of bolt-mesh shotcreting. The support system composed of steel support and bolt-mesh shotcrete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self-stability and self-supporting 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分类号】:TD3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新元;;软岩巷道施工维修中支护方式的选择[J];西北煤炭;2006年04期
2 凌同华;彭欣;李夕兵;;软岩巷道变形的混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包兴胜;;软岩巷道流变稳定性研究[J];采矿技术;2007年02期
4 单世东;;浅谈软岩巷道的破坏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04期
5 周学斌;冯国海;;软岩巷道合理监测监控技术研究[J];煤矿开采;2009年06期
6 贾东秀;张志伟;刘生健;;煤矿软岩巷道变形模拟与监测[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3期
7 夏宇君;张海亮;高建平;;上海庙矿区软岩巷道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年09期
8 陈进,袁文伯;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J];建井技术;1986年04期
9 谷德钟;软岩巷道离壁(石旋)支护[J];矿山压力;1986年01期
10 王宝如;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及处理方法[J];煤矿开采;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满潮;王俊臣;;软岩巷道关键部位二次耦合支护技术[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2 高尔新;陈二霞;李鲁;;软岩巷道不同形式钢桁架支护结构受力性能分析[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尹润生;刘宝振;;软岩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理论分析与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刘竹华;沙秀英;杜永兼;陈诗才;吴玉庚;陈月娥;;汾西柳湾煤矿软岩巷道稳定性的模拟试验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5 陈月娥;杨桂枝;;汾西柳湾煤矿软岩巷道稳定性的光弹模拟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6 薛忠臻;张海荧;;龙口矿区软岩巷道运动状态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李华祥;邹喜正;丁伯中;;软岩巷道全长树脂锚固问题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韩兴;丁海强;毛永刚;韩志明;;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分析支护对策[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翼威;;程村矿井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分析及对策[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徐华生;段贤明;;软岩巷道的支护对策[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范振峰;岱庄矿夹心支护撑起软岩巷道[N];中国煤炭报;2010年
2 黄长国;封闭暴露面:有效支护膨胀性软岩巷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永岩;软岩巷道变形与压力分析控制及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3 荆升国;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棚—索协同支护围岩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杜丙申;千米深井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其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王波;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分析与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刘海源;蒲河矿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及协调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王其胜;深部软岩巷道矿压特征与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李青海;查干淖尔一号井软岩巷道失稳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孟德军;杨庄矿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坚;高应力区泥质软岩巷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武剑;木孔煤矿软弱围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家文;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杨磊;破碎软岩巷道两步耦合注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春波;软岩巷道爆破卸压机理及数值模拟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6 朱先强;阳东矿软岩巷道变形分析及支护技术[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马士进;软岩巷道围岩扩容软化变形分析及模拟计算[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孔令辉;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宏杰;甘肃忠曲金矿软岩巷道变形机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徐再刚;土城矿软岩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2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5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