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山西临汾褐煤微生物降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发布时间:2018-03-24 04:18

  本文选题:临汾褐煤 切入点:细菌 出处:《煤炭转化》2017年02期


【摘要】:对6株细菌和硝酸氧化的山西临汾褐煤进行菌-煤匹配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优势菌恶臭假单胞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恶臭假单胞菌降解临汾褐煤的工艺条件,得出的影响权重为:煤样粒度煤浆质量浓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较优降解工艺条件为:煤样粒度75μm,煤浆质量浓度0.200 0g/10mL,培养时间14d,接种量1.0mL/10mL.此条件下的降解转化率达到46.81%.对降解后的煤残渣和降解产物进行红外检测,结果表明:煤残渣在氧化煤既有波数处的吸收大部分已消失或者变弱,说明煤中的有机大分子已被恶臭假单胞菌降解成小分子,包含在降解后的黑色油状滤液中.滤液分级萃取物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证明了降解液中含有丰富的小分子有机物,且大多为脂肪烃、酯、羧酸及芳香族化合物.
[Abstract]:Six strains of bacteria and nitric acid oxidized lignite in Linfen, Shanxi Province, were tested by bacterial-coal matching degradation test, and the dominant bacteria, Pseudomonas odour, were screened out.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degradation of Linfen lignite by Pseudomonas odour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optimum degrada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coal sample size 75 渭 m, coal slurry concentration 0.200 g / 10 mL, culture time 14 days, inoculation amount 1.0 mL / 10 mL. To 46.81. the degradation of coal residue and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detected by infr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absorption of coal residues in oxidized coal has disappeared or weakened,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c macromolecules in coal have been degraded into small molecules by Pseudomonas odour. The GC-MS total ion flow chromatography of the fractionated extract of the filtrate shows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small 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degradation solution, and most of them are aliphatic hydrocarbons, esters, carboxylic acid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3158) 陕西科技厅中澳合作项目(2013KW17)
【分类号】:Q949.97;TD8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军,许华夏,张春桂,宋玉芳,任丽萍;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年05期

2 仪美芹,王开运,姜兴印,王怀训;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孙福来;微生物降解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年05期

4 崔明超,李丽,陈繁忠;喹啉及其衍生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5 杨小红,李俊,葛诚,沈德龙;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新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6期

6 李力;于波;许平;;双液相系统中疏水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7 路争;钟卫鸿;陈建孟;陈效;楼坚;;甲基叔丁基醚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8 董文;;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9 彭银仙;吴春笃;储金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张逸飞;何卿;焦涛;程城;王贯中;;微生物降解苯胺的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祥为;唐芳;花日茂;汤锋;李学德;操海群;;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徐昶儒;邹翔;汲晨锋;季宇彬;;2,6-二硝基甲苯微生物降解及毒性研究[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微生物降解农药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微生物降解农药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叶锋;廖晓兰;;环境中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乔润香;彭星星;钟国华;胡美英;;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与方向[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文迪;牛明芬;;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杨秀山;赵军;钱城;董雪;;微生物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的初步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云;张海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10 田贞乐;朱丽华;唐和清;;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简易评价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吴文;吴江利用微生物降解农残效果好[N];农民日报;2009年

2 王树声 黄佩杰;农残微生物降解技术——绿色的保证[N];农资导报;2004年

3 南京日报记者 秦宵喊;南农大“微生物降解农药”效益惊人[N];南京日报;2005年

4 记者 沈雪梅;探寻微生物降解污水途径[N];南通日报;2010年

5 ;微生物降解污水新技术通过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6 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秦虹邋何成磊;污水治理需要微生物降解技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胡宇;高效农残降解菌剂问世[N];农资导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波;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陆泗进;土壤柴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强化技术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阮爱东;尼古丁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和微生物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楠希;微生物降解除草剂苯磺隆的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康占海;甲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刘怡辰;烷烃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崔明超;喹啉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张颖;微生物降解聚乙烯醇的条件及降解过程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9 蒋丽娟;两种渔药在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谦;产表面活性剂菌促进多氯联苯微生物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沈娥;Cupriavidus sp.SHE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限;典型海洋环境中六溴环十二烷的分布状况和微生物降解规律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4 张俊峰;三株真菌降解转化黄陵煤泥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以轩;微生物降解室内气态化学污染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莫德格;邻苯二甲酸酯在包气带中的运移和微生物降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杨力力;环境因素对微囊藻毒素厌氧微生物降解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艳;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微生物降解途径及其降解产物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9 张莉;氯代有机化合物在天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田贞乐;微生物降解柴油过程的评价方法及菌群间协同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6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56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