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地质雷达与3DEC回采巷道支护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9:32

  本文选题:回采巷道 切入点:松动圈理论 出处:《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S2期


【摘要】:受地质条件、巷道断面形状等因素影响,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发育具有非均衡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如何精确得到松动圈厚度是回采巷道松动圈支护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形态及支护方案。首先,利用地质雷达对3条回采巷道两帮及顶板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了现场测试;其次,采用3DEC软件,对围岩破坏塑性区及变形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3条回采巷道围岩破坏范围属于大松动圈,并综合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绘制了松动圈范围图。最后,对原有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支护方案有效地减小了巷道围岩塑性区厚度及表面变形量,为回采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fluenced by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roadway section shape, the loose zone development of mining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has disequilibrium and uncertainty, so, How to accurately obtain the thickness of loosening zone is the key problem of loosening ring support in mining roadway. Combined with field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failure pattern and supporting scheme of surrounding rock in mining roadway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field test of two sides of three mining roadways and the range of loosening circle of roof surrounding rock are carried out by using geological radar. Secondly, 3DEC software is used. The failure plastic zone and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re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range of surrounding rock of 3 mining roadways belongs to large loosening zone, and the range of loosening zone is drawn by synthesizing the results of field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support schem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surrounding rock plastic zone and the amount of surfac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ining roadway suppor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矿山救护大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039,U1361205) 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一般项目(cstc2015jcyj A90019) 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Xm2017117)
【分类号】:TD3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斌;付建军;周江平;;高地应力区大型地下洞室边墙松动圈动态分析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2 秦帅;宋宏伟;杜晓丽;王春苗;;松动圈围岩支护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12期

3 曲懋轩;侯克鹏;;松动圈理论应用概述[J];价值工程;2014年02期

4 李纯洁;孔德森;王立才;肖庆华;诸葛祥华;;探地雷达在松动圈确定与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谢学斌;陈钊锋;陈冰洁;;松动圈理论在冬瓜山采矿巷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6 李锋;;松动圈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8年05期

7 王健;彭小跃;;松动圈围岩分类法在煤巷锚杆支护设计中的应用[J];矿业工程研究;2009年01期

8 李松强;孙小岩;王会然;;松动圈测试技术在大断面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0年06期

9 戴兴国;黄毅;谢学斌;汪令辉;;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充填体下巷道顶板安全厚度和支护方式[J];科技导报;2013年01期

10 赵国彦;吴浩;;未确知聚类方法及其在松动圈厚度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博;范志伟;;梁北矿松动圈测试及围岩分类[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2 曾庆宽;;应用松动圈理论改善巷道支护[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3 郭志宏;宋宏伟;靖洪文;周荣章;董方庭;;松动圈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4 鲍永聚;程山;;浅谈曲江矿井深部地压对巷道松动圈的影响[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5 朱玉生;贺永年;;巷道交岔点顶板松动圈及加强支护范围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郭天福;滕文虎;;基于松动圈围岩支护理论的软岩巷道返修锚网支护设计[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嵇阔春;;基于松动圈理论下的巷道锚网喷支护技术[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勤芝;樊胜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神火矿区回采巷道分类中的运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保生;朱维申;李术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姚建国;杨厚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模糊类比法[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梁勇 岳文虎;祁东矿自制“铁鞋”巷道支护效果好[N];经理日报;2007年

2 重讯;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确定支护参数[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3 姚春雷;祁南矿10.9万元重奖“金点子”[N];经理日报;2008年

4 罗昭俊;打通一矿研制成功吊环式前探梁支护排险巷道支护[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登红;深部典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3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志强;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白启树;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姚宝珠;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刘倡清;综放变宽度煤柱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向前;基于案例推理的煤矿回采巷道支护决策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斌;松树镇煤矿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2 王军;基于颗粒流软件深部软弱煤岩巷道松动圈规律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3 焦鹤;不同深度深部软弱煤岩松动圈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4 徐盼;深部软弱煤岩巷道松动变形随时间演化规律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5 万串串;松动圈理论在地下深部层状围岩支护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檀远远;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7 康涛;特厚煤层上向分层充填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刘飞;上行开采覆岩运移规律与回采巷道位置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李召鑫;“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断面优化及平顶U型棚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魏昌彪;残煤综放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2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82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