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变权模糊综合法在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潞安矿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1 05:17

  本文选题:环境工程学 切入点:变权模型 出处:《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为解决传统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常权模型不能有效反映各指标内部差异性及地质环境本身复杂性和模糊性的问题,引入变权模糊综合模型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特点,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段强惩罚-激励型变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以潞安矿区5个典型生产矿井为例,运用变权模糊综合法对其进行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并与传统常权模糊评价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变权模糊综合模型利用模糊数学的思想定量地划分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等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价者主观思想的影响;利用变权理论确定每个矿井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能更加合理地反映每个评价矿井的真实情况,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离散性,容易划分评价等级,从而提高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stant weight model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an not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internal difference of each index and the complexity and fuzziness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tself. The variable weight fuzzy comprehensive model 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s constructed. Taking five typical production mines in Lu'an mining area as an example,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s evaluated by using variable weight fuzzy synthe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model of variable weight classifies quantitatively the evaluation grad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y using the idea of fuzzy mathematics, and to some extent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jective thought of the evaluator. Using the variable weight theory to determine the final weight of each mine evaluation index can more reasonably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of each evaluation mine and mak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more discrete and easily divided into evaluation grades. Therefore,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l valu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are improved.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山西省矿业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2009-070)
【分类号】:TD167;X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孝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与保护对策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2 王兰芝 ,刘洪亮;山东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J];山东地质;2002年06期

3 段玉虎;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年02期

4 ;湖南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J];采矿技术;2003年01期

5 李振福,李玉纯;浅谈矿山地质环境管理[J];黄金;2004年03期

6 池永翔;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思考[J];福建地理;2004年03期

7 袁卫,李保国,康如华;娄底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其保护措施[J];国土资源导刊;2004年03期

8 雷万荣,唐春梅,余广文,黄永泉;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初探[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2期

9 方先知;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成因分析[J];国土资源导刊;2005年04期

10 何昆英;;赣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J];江苏地质;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河;;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王爱玲;郝汝铤;谢春梅;苏铁网;张贵春;王素洁;彭艳苓;;治理地质环境 构建绿色矿山——天津市水泥石矿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A];2009全国水泥矿山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红珠;王来贵;冯美生;曹春雨;;涉及残余资源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思考[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林;田稼;杨胜元;;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初探[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蒋正举;刘金平;;基于物—场模型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降低途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6 邱志勇;王远西;;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治理对策[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7 王福祥;向文远;徐有光;邢海国;;大峡煤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A];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3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萍;李昕;宋云力;赵承勇;;应用神经网络法评价矿山地质环境质量[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9 赵海军;;浅谈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对策建议[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10 张宏伟;邢永强;马惠;;郑州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及其分区评价[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必如 本报特约记者 白文起;不作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害处多[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毕伟;广安市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华文;安徽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4 张亚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亟待立法[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吕林枝;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渐趋规范[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苏月;内蒙古投5亿恢复矿山地质环境[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范宏喜;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李平;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亟待加速[N];中国矿业报;2008年

9 陈小平邋龙新军;凤凰率先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N];团结报;2008年

10 张彦英;对维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四点建议[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伟;基于证据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何兴江;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毅;黑龙江省鹤岗市源丰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金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及保护与治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刘传深;吉林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于新;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丁爱辉;青州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彩霞;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任敬存;包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铁力;辽宁省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周倩羽;邯郸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10 陈娟;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4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94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