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厚松散层重复采动下地表沉陷移动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22:01

  本文选题:厚松散层 切入点:重复采动 出处:《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重复采动成为一种重要的采动方式,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淮南某矿为研究背景,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1个首采面和5个复采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明确了厚松散层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厚松散层重复采动影响下,覆岩应力变化剧烈,关键层破断加剧,激活了初采的“潜在下沉量”,转化为地表下沉;地表最大倾斜值、曲率最大值、最大水平变形值均增大;起动距明显减小,超前影响角、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边界角和移动角均减小;地表移动初始期较短,活跃期较长,衰退期略短;地表下沉总量大于单独开采各煤层下沉量的总和,地表水平移动总量大于单独开采各煤层的水平移动量总和;下沉系数增大,水平移动系数减小,地表移动范围增大。同时,在分析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覆岩关键层对岩层移动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地表下沉系数大于1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旨在为以后相关地质条件下的重复采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mineral resources, repeated mi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ining method,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a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observation station is set up in Huainan min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measurement, the surface movement observation data of one first mining face and five complex mining faces in the research area a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Combined wit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similar materia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peated mining of thick loose layer is clarifi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peated mining of thick loose layer, the stress of overburden rock changes sharply, and the fracture of key layer intensifies.The "potential subsidence" of the first mining is activated and converted into the surface subsidence; the maximum slope value, the maximum curvature value an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eformation value of the surface are increased; the starting distance is obviously reduced, the leading influence angle is reduced, and the lag angle of the maximum subsidence velocity is increased.The boundary angle and moving angle are both reduced, the initial period of surface movement is shorter, the active period is longer, the decline period is slightly shorter, the total surface subsidence is larger than the sum of the subsidence of each coal seam.The total amount of surface horizontal movement is larger than the sum of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of each coal seam mining alone, and the subsidence coefficient increases,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coefficient decreases, and the surface movement range increases.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similar materials,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the key strata of overburden on the strata movement is discussed, and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the subsidence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1 is revealed.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 of repeated mining under rel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峰;采动坡体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矿山测量;2000年02期

2 孙世国,蔡美峰,王思敬;矿山复合采动效应的时空属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6期

3 邵强,冯德学;采动影响下公路损害特征及防护[J];煤炭工程;2004年02期

4 王冬梅;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5期

5 李凤明;;采动区地表减沉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开采;2006年01期

6 郎志俊;谢伟;夏军武;;采动损害控制治理探讨[J];煤;2009年11期

7 周兴国;王东权;;煤矿区桥梁抗采动地基加固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1年04期

8 赵希伟;张燕海;王列平;;许疃矿非采动沉降趋势预测与安全监测研究[J];矿山测量;2012年02期

9 李景岱;;桥台受采动影响的稳定计算与保护措施的探讨[J];矿山测量;1989年01期

10 何万龙;孔昭璧;康建荣;;山区采动滑移的应力—应变模型[J];矿山测量;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治理工程对策及环境重建[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杜青龙;;煤矿采动对地表烟囱的影响实例分析[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万龙;胡德礼;康建荣;;山区采动坡体的应力应变数值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研究领域的再思考与定位建议[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都新建;田永东;赵小山;赵祉友;何庆宏;;晋城矿区采动影响区地面抽采技术[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夏玉成;;应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预测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演化态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沈永祥;徐建斌;;矿区采动破坏土地的治理[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天泉;;矿井采动影响力学及其在特殊开采技术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9 刘天泉;;矿山采动影响学及特殊开采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马文顶;赵海云;张少华;;岩体采动破坏物理模拟再现新探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晓荣;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平;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伟;陕北黄土沟壑径流下采动水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孔胜利;采动煤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瓦斯流动特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薄云山;晋华宫矿多煤层采动影响煤巷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于广云;采动区大变形扰动土物理力学性质演变及工程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何姣云;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夏玉成;构造环境对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控制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9 徐文全;采动空间围岩应力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高保彬;采动煤岩裂隙演化及其透气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靖宇;铜永高速公路压煤采动路段桥梁工程整改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源辉;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胜云;采动曲率变形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吴鸿涛;厚松散层重复采动下地表沉陷移动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段昆鹏;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高速公路压煤采动影响的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田薇;采动损害的技术与经济评价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7 王冬梅;基于地质观点的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8 尹志明;马桑湾采动滑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9 黄静;高速公路压煤路段常规桥梁的采动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院雷;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采动损害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2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02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