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四川洪雅老漕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03 04:26

  本文选题:成矿规律 切入点:铅锌矿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四川洪雅县老漕沟铅锌矿矿区位置为扬子准地台(Ⅰ)上扬子台坳(Ⅱ)峨眉山断拱(Ⅲ)瓦山断穹(Ⅳ),属于三江成矿带的南偏东的区域,地处康滇地轴东缘北段部位。研究区位于三条纵贯地轴主干深大断裂的三条狭长的线性构造-成矿亚带,由西向东分别是:汉源—石棉—越西—会理成矿亚带,甘洛—布拖—宁南成矿亚带和洪雅—峨边—马边—雷波成矿亚带。研究区位于三个成矿亚带之北的石棉—洪雅—盾成矿亚区。研究区容矿地层为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及寒武系麦地坪组地层。整个区域内铅锌的异常元素组合以Ag、Pb、Zn、P、Cd、Mn、Hg之间的组合为主,主要显示呈低温热液地球化学作用的特征,其中异常套盒较好的为Pb、Zn、Ag的异常之间的套盒,并且体现出含量高,梯度陡,浓集中心明显的特点。区域内铅锌分布广泛,现已发现有白沙河、黑区、唐家、团宝山等20多个铅锌矿床(点),在区域上铅锌矿矿床类型主要分为两种成矿类型,第一种为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地层的构造裂隙中,第二种类型为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地层层间破碎带中的沉积改造型。晋宁-澄江运动形成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和东西向石棉 峨边,会理 宁南的盾形隆褶带,控制了古海盆的形成和物质来源,制约了前震旦系基底风化剥蚀带来的铅锌成矿物质沿古陆近岸边缘拗陷区内沉积,从而导致了由南向北,向东厚数百米~千余米上元古代晚震旦世(灯影组)和早寒武世(麦地坪组)富藻、含镁质、硅质白云岩为主的矿化层(矿源层)。从研究区所处的区域构造较为特殊,即康滇地轴与龙门山褶皱推覆带交接部位,且受后者的干扰,致使区内构造关系复杂化,显示出以中部团宝山-红花-乌斯河为界,以西断裂、地层,向NW方向偏折;以东断裂、地层向NE方向偏转。从而造成Pb、Zn物化探异常和铅锌矿亦受干扰和改造,与断裂、地层的展布相一致,足以说明地层、构造对成矿的制约与控制。本文主要通过对老漕沟铅锌矿从矿体赋存部位、含矿热液运移、富集规律的分析,显示了研究区近南北向断裂构造系统为成矿活动的构造系统,近南北向构造带是老漕沟铅锌矿主要控矿构造。近东西向的挤压力,控制着控矿构造的方向及空间分布,同时决定了深部含矿热液上升、运移方向、路线的分布规律。老漕沟近南北向的断裂带同走向大致相同的近南北层间破碎带交切时,含矿热液沿着南北向断裂带向上运移,并且沿着层间破碎带的负压空间富集成矿。由于研究区内近南北向的断裂带与矿区地层及层间破碎带产状组合不同,矿体相应的富集特征和矿体形态也有所不同及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反映出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同近南北向层间破碎带之间的主从关系及布矿、容矿属性本文总结了老漕沟铅锌矿矿床成矿特征及构造控矿机理进行了研究,初步弄清研究区内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机理及成矿规律,为区域内未来找矿方向提供一定的重要理论支撑。
[Abstract]:鍥涘窛娲泤鍘胯,

本文编号:1703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03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