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叠前保幅性研究
本文选题:球面扩散补偿 切入点:偏移距规则化 出处:《岩性油气藏》2016年03期
【摘要】: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及叠前AVO反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Abstract]:Amplitude preservation of seismic data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prestack inversion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In order to study the amplitude-preserving properties of prestack processing, the effects of spherical diffusion compensation, offset regularization and gather excision after migration on amplitude preservation are studi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Firstly, the amplitude-preserving properties of these processing links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n, taking the actual data as an example, the changes of seismic profiles and gathers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are compared.The variation of AVO amplitude curve of target horiz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lastic parameters a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mplitude-preserving property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 Spherical diffusion compensation, regular offset processing and the excision method after migration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amplitude preservation of seismic data and prestack AVO inver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下古生界—前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与流体地震描述技术”(编号:2016ZX05003-003)资助
【分类号】:P63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国滨,张旭,张加海;叠前成像方法联合应用与配套处理技术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2 张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叠前成像软件系统问世[J];油气地球物理;2006年01期
3 吴常玉;王棣;王立歆;李守济;;叠前预处理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1期
4 金国平;杨华滨;;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仪器;2010年04期
5 刘法启,张关泉;基于波动理论的叠前成像算法[J];石油物探;1994年02期
6 吕景贵,刘振彪,管叶君,陈存衍;压制叠前相干噪音的速度变换域滤波方法[J];石油物探;2001年04期
7 王者顺,樊佳芳,王卫江;叠前逐层成像速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04年04期
8 魏嘉;唐杰;武港山;岳承祺;张扬;;地震叠前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1期
9 李雪英;侯相辉;;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高频噪声压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10 程荃;改进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念民;;叠前共约束一致性处理在非重复时移地震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苏;;海陆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拼接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慧珠;张厚柱;国九英;;从叠前资料中反演背景速度和高精度的速度分布[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甘其刚;张学映;;叠前自动外科手术法去噪及应用分析[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李国平;石玉梅;姚逢昌;;叠前声波方程反演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企英;;叠前信噪相干分离法及其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查朝阳;钟德盈;张志让;杨绍国;沈凤;;从叠后到叠前,复杂储层地震预测综合解决方案[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旭辉;程玖兵;耿建华;;二维双平方根裂步傅立叶叠前τ域偏移方法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宋亮;朱振宇;姜秀娣;;基于时移地震叠前弹性反演的油藏参数变化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路鹏飞;杨长春;郭爱华;王真理;刘鹏;;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叠前储层参数反演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彭冬梅;叠前去噪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魏三妹 孙振涛;叠前地震反演增强油气识别力[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彭冬梅;AVO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丽萍;智能优化算法叠前AVO非线性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王宇超;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秦广胜;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詹毅;地震资料叠前去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吴常玉;中深层砂砾岩体叠前地震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杨建礼;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及在西湖凹陷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刘军迎;裂缝型油气藏叠前地震检测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宗兆云;基于模型驱动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仵宗涛;贝西地区叠前、叠后联合反演及砂岩储层地震识别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地震叠前属性技术在某井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王江;叠前去噪与射线弹性阻抗反演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馨;地震数据处理中叠前去噪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孙淑琴;叠前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中的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周晗;叠前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研究及软件模块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赵洲;地震叠前属性及流体识别因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林春华;三维叠前连片处理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张恒超;叠前多域去噪技术应用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程玉坤;针对弹性参数反演的叠前去噪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董兵波;辽河坳陷中央潜山带赵家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精确成像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25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2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