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支撑式冲击破岩掘进机支护机构的疲劳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0 18:11

  本文选题:掘进机 + 支护机构 ; 参考:《机械强度》2017年03期


【摘要】:为探究支撑式冲击破岩掘进机支护机构的疲劳特性,利用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建立了该支护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对两种典型工况进行静强度分析,得到机构的静应力、应变峰值以及安全系数云图,找出了薄弱关键点;根据静强度分析的结果,插入Fatigue Tool模块对支护机构进行寿命计算和疲劳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最小疲劳寿命循环次数为1.3419×10~7次,大于设计寿命10~7次,位于龙门架与机架连接处,有应力集中,是支护机构的的薄弱部位。最大总损伤0.745,与最小寿命位置相同。所得结果为改进该机构设计、提高疲劳强度、延长寿命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rock breaking roadheader,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Solidworks and Ansys Workbench. The static strength of the support mechanism is analyzed under two typic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static stress of the mechanism is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atic strength analysis, the Fatigue Tool module is inserted to calculate the life and fatigue sensitivity of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fatigue life cycle of the mechanism is 1.3419 脳 10 ~ (7) cycles, which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design life (10 ~ 7 times). It is located at the joint of the gantry frame and the machine frame and has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which is the weak part of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The maximum total damage is 0.745,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minimum life position.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increasing the fatigue strength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774033)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MTKJ2011-325)资助~~
【分类号】:TD4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彦军;李小鹏;;2524-T3铆接接头与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对比研究[J];机械强度;2015年03期

2 张庶;胡伟平;扶碧波;孟庆春;;某直升机减速器动力学仿真与损伤力学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强度;2014年06期

3 李晓豁;郭娜;郑有山;王金兴;杨杰;;典型工况下冲击破岩掘进机工作机构力学特性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4年05期

4 李晓豁;吴云;王新;孟冉;;井下移动式液压破碎机工作机构疲劳寿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刘敬知;殷晨波;;门式起重机主梁疲劳寿命分析[J];建筑机械;2012年23期

6 Remo Grandori;;深埋、复杂地质条件大直径隧道TBM的设计进展与创新[J];隧道建设;2012年01期

7 王次安;王挺;;基于ANSYS Workbench的ZL50型装载机前车架疲劳寿命分析[J];北京汽车;2011年06期

8 高强;张建华;;破碎理论及破碎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机械设计;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远;宋欣;沈阳;陈杨柳;张嘉振;;一种Z形加筋焊接壁板压缩失稳极限载荷的求取方法及有限元分析[J];机械强度;2017年03期

2 李晓豁;李岩;钱亚森;翁正洋;史\伟;;支撑式冲击破岩掘进机支护机构的疲劳分析[J];机械强度;2017年03期

3 张延杰;吴训成;张珏成;;基于载荷谱的斜齿轮副疲劳性能研究[J];机械强度;2017年03期

4 刘勇;王刚;;新型冲击破岩掘进机工作机构疲劳寿命分析[J];煤矿机械;2017年05期

5 杨义;张争;;新型土块破碎机的设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6 李晓豁;杨梓嘉;史尚伟;刘海亮;刘言;刘丽娜;;液压破碎锤负载敏感控制系统特性及改进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3期

7 范哲超;陆明;丰洪微;;PLC控制激光焊接2524铝合金接头的组织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7年05期

8 蒋玲莉;华登荣;李学军;王平;;某型直升机传动系统动力学虚拟仿真研究[J];机械传动;2016年12期

9 常锡振;姚红良;高英华;;双齿辊破碎机破碎辊的振动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4期

10 李晓豁;史尚伟;翁正洋;钱亚森;李岩;杨梓嘉;;基于BP-GA的冲击破岩掘进机工作机构动态优化[J];工程设计学报;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豁;刘藏泽;孟冉;吴云;;井下移动式破碎机垂直方向随机振动响应的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4年01期

2 李晓豁;吴云;王新;孟冉;;井下移动式液压破碎机工作机构疲劳寿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3 刘强;胡伟平;张淼;孟庆春;;某飞机机轮轮毂疲劳寿命分析的损伤力学方法[J];机械强度;2013年03期

4 江志祥;朱增宝;季军;;基于UG与ADAMS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动力学仿真分析[J];煤矿机械;2013年06期

5 李晓豁;王新;孟冉;石峥嵘;;偏载作用下侧卸式装载机铲斗臂的有限元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6 苏高峰;薄玉成;孔静静;曲振森;徐煜星;;杆端向心关节轴承动应力下疲劳寿命分析研究[J];机械设计;2013年03期

7 陆晓辉;齐梦学;;硬岩掘进机技术发展与趋势[J];隧道建设;2012年06期

8 杨超云;黄磊;方成;;基于CATIA和ADAMS的齿轮啮合动力学仿真[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刘敬知;殷晨波;;门式起重机主梁疲劳寿命分析[J];建筑机械;2012年23期

10 周旭辉;疏舒;马俊;;基于ADAMS的小齿轮齿条动力学仿真分析[J];船海工程;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杰弗里.M.斯蒂尔 ,托尼.C.T.雷姆 ,姚昌启;提高疲劳分析的精确度[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84年02期

2 刘俊明,陈绪,高光藩;煤锁的疲劳分析[J];化工设备设计;1997年01期

3 章春亮,蒋家玲;Φ3660铸铁烘缸疲劳分析[J];中国造纸;2002年03期

4 赵丽娟;孙晓娜;张佃龙;;掘进机铲板有限元疲劳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年05期

5 刘庆江;;贮料罐有限元疲劳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9期

6 刘晓敏;;中低压储罐疲劳分析的免除[J];一重技术;2014年03期

7 黎庭新,李添祥;高压聚乙烯反应器的疲劳分析与试验[J];压力容器;1990年04期

8 谭晶莹,金丹;低循环疲劳问题的工程设计方法及应用[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臧峰刚;王伟;刘文进;张毅雄;曾忠秀;杨凯;邹鸣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辅助管道缺陷焊缝疲劳分析与评价[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S2期

10 刘翠云;;闪蒸分离釜壳体的疲劳分析[J];石化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祥记;祝涛;张孝卫;张鑫;;简化疲劳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工程应用[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洪涛;于皓;侯涛;张孝卫;邓贤锋;;海洋简易平台桩的疲劳分析[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薛贵林;宇慧平;隋允康;赵尔冰;杜家政;岳彩锐;;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疲劳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修纯;;传统疲劳分析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5 陈怡;;基于瞬态振动有限元解的疲劳分析算例[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周毅;陈启亮;;集成化疲劳分析方法在某轻卡车架开发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卢晨霞;王朋波;;汽车车轮疲劳分析与结构改进[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莉;常文魁;;典型对接结构疲劳分析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9 文静;房永刚;路燕;邹鸣中;张跃;孙造占;;核安全设备疲劳分析方法与步骤[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邓合霞;夏日长;;谱疲劳分析中小波浪的不同处理方法分析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安世亚太 雷先华;结构疲劳分析技术新进展[N];中国航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浩洋;基于疲劳分析的800MN模锻压机可靠性及监测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丰;汽车后扭力梁的疲劳分析与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钟知原;动应力数据采集及疲劳分析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刘澜;香蕉型振动筛的动态性能及疲劳分析[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4 周坤鹏;双质量飞轮关键零件的疲劳分析与试验[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莹莹;重合式箕斗罐笼结构设计与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6 李玉;变速器箱体结构疲劳分析及内流场的模拟[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远芳;飞灰排放槽过滤器应力评定及疲劳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8 牛兴海;风电机组中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分析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9 杨文慧;汽车风扇罩动载荷工况下的疲劳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彭程;自升式平台动力响应及疲劳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2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32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