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岩石常规三轴峰后加卸载变形破坏声发射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01:08

  本文选题:岩石 + 峰后 ; 参考:《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岩石材料在发生断裂破坏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声发射现象。声发射现象是岩石内部裂纹形成、发展,直至岩石破坏的表征现象,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具有指示作用。目前,对岩石声发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单轴实验、常规三轴峰前试验等,而对岩石破坏进入峰后阶段的声发射特性研究较少。然而,在实际工程中,采掘工作面周围岩体是经历构造运动产生破坏后重新形成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从工程的角度来看,类似于室内试验岩样峰后阶段,采掘过程对围岩体的力学作用就是一个加卸载过程。因此,岩石峰后加卸载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对分析围压稳定、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岩石峰后加卸载围压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质与声发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建立基于岩体峰后声发射特性为基础的矿山地质灾害预报分析奠定基础。此次试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常规三轴压缩岩石变形破坏声发射试验过程中,试件在达到裂纹启裂强度后,出现相对较多的声发射现象,但在启裂强度前,声发射现象相对较少;在试件强度达到其损伤强度σcd后,声发射现象开始趋于活跃。在达到峰值强度前,出现声发射平静期,标志着试件即将发生破坏。在试件达到残余强度后,出现声发射现象相对减少,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整体趋势下降,累计振铃计数曲线斜率趋近于零。(2)在常规三轴残余阶段直接卸围压声发射试验过程中,卸围压之前(即残余阶段),声发射现象相对较少,但开始卸围压一段时间之后,声发射现象开始趋于活跃,所释放出来的振铃计数和能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在卸围压的过程中,随着围压的减小,试件释放出来声发射信号就越多,累计振铃计数曲线斜率的越大。(3)随着围压的增大,损伤强度σcd、峰值强度等力学参数以及幅值、最大振铃计数、能量计数率等声发射参数都有随之增大的趋势,并且围压越高,试件内部所储存的能量也就越大,在卸围压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4)对于常规三轴残余阶段的加卸载试验中,无论是循环加卸载还是分级卸载一次加载,加载过程与卸载过程具有相似的声发射特征。(5)在没卸围压之前,初始围压条件下残余阶段内的释放出来的声发射信号比较多,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比较大;每次开始卸围压后,都会出现大量的声发射信号,并且声发射能量都比上一阶段内的残余强度所释放出来的声发射能量要强,累计振铃计数迅速增加,累计振铃计数曲线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的斜率也增大,但是随着卸载次数的增多,试件所释放出来的声发射信号及声发射能量却逐渐减少,接收到的累计振铃计减少,累计振铃计数斜率也随之减小,幅值的大小范围也在逐渐减小,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有所降低;(6)达到每个围压阶段的残余强度时,声发射信号较为稳定,累计振铃计数曲线斜率较为平缓,在不同围压下的残余阶段下,释放出来的声发射信号强度各不相同,随着围压的减小,声发射信号也随之减少,释放出来的声发射能量也在逐渐减弱。(7)在将围压恢复至初始围压值过程中,刚开始加围压阶段内,接收到的声发射信号较为强烈,累计振铃计数曲线斜率有所增加,但将围压恢复至初始值并保持稳定后再施加轴向应力,施加轴向应力初始阶段,产生的声发射现象较少;继续施加轴向应力,就出现较多的声发射现象,可利用该声发射现象来判断岩块破裂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达到残余阶段后,声发射信号较少,累计振铃曲线斜率较小,增长较为缓慢。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rock mechanics property 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rock single axis experiment , normal triaxial peak test and so on , but the sound emission phenomenon starts to be active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ntensity . ( 3 )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such as damage strength 蟽cd , peak intensity and other mechanical parameters , such as amplitude , maximum ringing count , energy count rate , etc . ( 7 ) In the process of restoring the confining pressure to the initial confining pressure , the received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 is stronger , the slope of the accumulated ringing counting curve is increased , but the axial stress is applied after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s restored to the initial value and the axial stress is applied ;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臣业;鲜学福;姜永东;王臣;;砂岩加载试验峰后变形、破坏与应变能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2 李小琴;李文平;李洪亮;孙如华;;砂岩峰后卸除围压过程的渗透性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3 王东;王丁;韩小刚;周晓明;;侧向变形控制下的灰岩破坏规律及其峰后本构关系[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4 王学滨;;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5 李文婷;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袁超;;基于莫尔 库仑准则的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行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6 平洋;李树忱;汪雷;;贯通节理砂岩峰后变形试验研究及其在隧道支护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4年04期

7 占小敏;;“峰后”在闽北地区的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年06期

8 李树忱;汪雷;李术才;韩建新;;不同倾角贯穿节理类岩石试件峰后变形破坏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9 于永江;张春会;王来贵;;基于退化角的岩石峰后应变软化模型[J];煤炭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洋;刘长武;王东;叶定阳;周卓灵;;基于摩擦滑动的峰后断续灰岩力学特性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明洋;;分区破裂化是要研究峰后的曲线[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1:深部岩石工程围岩分区破裂化效应[C];2008年

2 张黎明;王在泉;宋全锋;贺俊征;;粉砂岩卸荷破坏全过程的试验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松林;吴文;张华;吴玉山;;大理岩单轴压缩峰前峰后循环特性[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平洋;峰后岩体宏细观破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黄耀光;深部破裂围岩锚注浆液渗流扩散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韩建新;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岩体峰后变形特性和隧洞结构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咸辉;峰后碎裂岩体破坏能量转化与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吴文杰;岩石常规三轴峰后加卸载变形破坏声发射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李清淼;加卸载围压条件下岩石峰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陈秉政;深部硬岩峰后力学参数演化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江益辉;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峰后损伤破坏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李文婷;岩石峰后应变软化本构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朱雪松;岩石峰后应变软化特性及工程应用[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8 杨飞;基于CT图像砂岩峰后损伤特征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青灵;考虑岩体峰后承载特性的进路回采力学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66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66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