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焦坪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

发布时间:2018-04-19 13:30

  本文选题:地质构造 + 煤储层特征 ; 参考:《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焦坪矿区勘探和生产揭露相关资料为基础,运用构造地质学理论、煤层气赋存的构造控制理论、构造控气理论和煤层气地质综合理论,并采用定性、定量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和煤层气的赋存与分布特征,总结分析了研究区煤层气资源特征。从而获得了以下新的认识:(1)研究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双向交织的宽缓褶皱构造,可采煤层4-2煤层较稳定,厚度大,埋深浅到中等,煤层顶底板岩层相对致密,煤储层压力不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而有利于煤层气赋存;(2)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属于N2-CH4带内,区内矿井均为高瓦斯矿井,从南向北绝对瓦斯涌出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一般以普通涌出形式为主;(3)从煤层特征、构造特征、煤层的埋藏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四方面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分布的因素,认为上述各因素对研究区煤层气的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褶皱构造对煤层气的分布与赋存起控制作用,向斜部位煤层厚度大,埋藏深,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而背斜正好相反;(4)构造对煤层气的分布起主控作用,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煤层气含量主要与小街砂岩厚度,含油强度、砂泥岩比率关系明显。(5)研究区煤层气地质储量9.84亿m3,平均资源量丰度0.3×l08m3/km2,可抽瓦斯面积达2.03km2,主采煤层煤层气资源量已达到9400×104m3,可抽采瓦斯资源量6580×104m3,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ated data of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disclosure in Jiaoping mining area,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heory of tectonic geology,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control of occurrence of coalbed methane, the theory of tectonic control gas and the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geology of coalbed methane, and adopt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Thus, the following new understanding is obtained: (1) the fault structure in the study area is not very developed, mainly developed a wide and gentle fold structure intertwined in the direction of NNE and NW, which can be used for mining coal seam 4-2, which is relatively stable, thick, and buried deep to medium.The roof and floor strata of coal seam are relatively compact, the pressure of coal reservoir is not large, and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simple,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the occurrence of coalbed gas in the study area. Most of the areas in the study area belong to the N2-CH4 zone, and the min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all high gas mines.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the absolute gas emission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generally in the form of ordinary emiss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coal seam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uried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m and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bove factor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BM in the study area, but the fold structure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and occurrence of CBM, and the coal seam in the syncline is thick and buried deep,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BM.The anticline, on the contrary, plays a major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BM. By using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tent of CBM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thickness and oil-bearing intensity of small street sandston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d and mudstone ratio is obvious.)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al bed methane reserves are 984 million m3, the average resource abundance is 0.3 脳 10 8 m 3 / km 2, the area of gas drainage is 2.03 km 2, the coal bed methane resource of main coal seam has reached 9400 脳 10 4 m 3, the amount of gas resource can be extracted and produced 6580 脳 10 4 m 3, which is rich in resources and can be exploited and utilized.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建平;《中国煤层气资源》出版[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2期

2 袁梅;李希建;李波波;马科伟;;贵州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探讨[J];矿山机械;2008年20期

3 王梅;关尼亚;;变“废”为宝惠民生——辽宁省深入开展辽北煤层气整装勘查开发工作侧记[J];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4 ;煤层气的开发[J];煤质技术;1995年01期

5 华;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J];同煤科技;1997年03期

6 孙茂远,杨陆武,吕宣文;开发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质可能性与技术可行性[J];煤炭科学技术;2001年11期

7 雷崇利;煤层气资源类型的划分[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黄稚达;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矿业;2001年01期

9 ;中美联合开发宁夏煤层气田[J];洁净煤技术;2001年01期

10 雷崇利;煤层气资源类型划分的讨论[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双明;高新民;范立民;;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2 黄晓明;F.Andrew;莫日和;王洪洲;林亮;;安徽宿州芦岭矿区煤层气生产条件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艳艳;秦勇;刘金钟;王爱宽;;金属元素/矿物对煤层气形成与演化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别玉平;李矿明;;河南省部分矿区煤层气生成、演化及储集的影响因素分析[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5 刘军;易丹;;论地面开采煤层气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A];2013年全国地质勘探发展与应用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高新民;苗金祥;林宗虎;张兴先;;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建议[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7 张新民;郑玉柱;武彩英;;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区划[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勃;李景明;赵庆波;王红岩;刘洪林;;甘肃省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探开发建议[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9 韩俊;邓光明;朱长生;肖正辉;邵龙义;;重庆松藻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10 汤振清;孙文洁;王怀洪;牛妍;郭建萍;;利用综合测井方法评价煤层气资源[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毕家立;世行注资晋煤回收煤层气[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苏民;煤层气综合利用收效大[N];经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健生;我国鼓励综合开采煤层气资源[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朱军平;外资企业抢滩我国煤层气[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记者 沈强;煤层气鼓励政策纷纷出台[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李丽静;河南明年30%的煤层气将被抽采[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相晓冬;煤层气液化技术点燃民资商业计划[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记者 戴恩国;沈阳市着手开发480亿m~(3)煤层气资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邝晔;河南省煤层气公司揭牌[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杨坚;中加合作开发安徽煤层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得文;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方法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吕晓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吴艳艳;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李金珊;津巴布韦卡鲁盆地煤层气资源表征及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海鹏;基于GIS的煤层气管道巡检系统服端的设计与实现[D];山西大学;2015年

2 王娜;基于GIS的煤层气资源评价信息系统[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朱枫;煤层气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及智能排采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郑军领;粗糙割理中煤层气运移规律及排采井间的干扰方式[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梁少剑;焦坪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明;山西寿阳马尾沟煤矿6、8、9号煤层气资源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7 李萍;桑树坪煤矿及其采空区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8 蔡俊俊;Miller循环煤层气发动机的仿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9 刘超;俄乌哈三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开发有利区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王晓永;黑龙江省依兰矿区煤层气资源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3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73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