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矿区残留煤复采工作面顶板及煤柱稳定性研究
本文选题:复采工作面 + 顶板冒落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8期
【摘要】:针对晋城矿区3号煤层残留煤复采工作面存在顶板冒落问题,首先采用煤柱应力计对残留煤柱垂直应力进行了实测,然后建立3号煤层残留煤顶板矩形厚板模型,对残留煤顶板的挠曲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残留煤顶板的下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残留煤柱和巷道交叉点处发生拱形或椭圆形冒落,在残留煤柱区残留煤柱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煤柱压入底板,发生层状或拱形冒落;残留煤柱中心部位的垂直应力最大,约为13.7 MPa,残留煤柱采空区为应力降低区,在2个煤柱之间垂直应力最小;残留煤顶板下沉量以残留煤柱为中心向四边增加,呈椭圆状分布,残留煤柱两侧顶板下沉量较小,而煤柱采空区与巷道交叉点、交岔点等位置顶板下沉量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预防残留煤顶板冒落的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oof caving problem in the residual coal mining face of No. 3 coal seam in Jincheng mining area, the vertical stress of residual coal pillar is measured by coal pillar stress meter, and then the rectangular thick plate model of residual coal roof in No. 3 coal seam is established. The flexural deformation of residual coal roof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subsidence law of residual coal roof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rch or elliptical caving occur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residual coal pillar and roadway, stress concentration occurs in residual coal pillar area, and the coal pillar is pressed into the floor, and layered or arch caving occurs. The vertical stress in the center of the residual coal pillar is the largest, about 13.7 MPa. The goaf of the residual pillar is the stress reducing area, and the vertical stress is the smallest between the two pillars, and the subsidence of the residual coal roof increases to the four sides with the residual coal pillar as the center,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ellipsoid. The roof subsidence on both sides of the residual coal pillar is relatively small, while the roof subsiden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oal pillar goaf and the roadway, the intersection point and so on, is larg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eventing the residual coal roof from falling off.
【作者单位】: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工业类资助项目(20130321026-03)
【分类号】:TD327.2;TD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卫国;;丰海煤矿老采区复采的技术管理[J];煤炭技术;2006年03期
2 林科渊;;浅谈丰海煤矿老采区复采存在的危险及防范措施[J];能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3 张成勇;纪峰;宋丹;;水采区复采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2期
4 刘玉果;张磊鑫;王敏;;省外煤矿复采找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4期
5 秦树国;;论资源整合矿井优质资源复采工艺[J];山西科技;2011年06期
6 王彪;苗文山;石栋;陈永坡;;旧区复采综合技术研究[J];煤;2012年07期
7 鲍贵林;王勇;张树立;;3层煤复采技术的研究与创新[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年06期
8 许键;复采经济效益的采前估算[J];河北煤炭;1994年03期
9 焦士海;苏锋;;二层煤复采技术的研究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04期
10 孙可明,孙振海;木城涧矿底煤复采平面模拟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远;李连富;张青山;;双阳煤矿10号层煤多次反程序开采后复采研究[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2 左成豪;王加兴;石龙飞;;八一煤矿北翼复采区防治水方法[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周德琛;;双阳煤矿10号层煤多次反程序开采后复采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水力采煤专业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祁明峰;韩昌强;辛东京;;百善煤矿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5 吴正海;武毅;李保山;张枫林;;残余煤安全复采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6 王鸿云;;襄垣地区水力复采残留煤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水力采煤专业委员会2011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岳;曹洪征;刘立忠;毕可福;;浅谈老柞山金矿砂金复采[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段新江;孙鹏;张德利;;实施报废水平阶段煤柱复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兴忠;;曲斗煤矿边角块段承包的管理改革措施浅议[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刚;;“大采长小扩大”复采设计在提高残采资源回收率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明;旧区复采让老煤矿重获新生[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焦雪峰;厚煤层旧采区复采矿压规律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陆刚;衰老矿井残煤可采性评价与复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张小强;厚煤层残煤复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其可采性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春生;复采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地表下沉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霏;厚煤层残煤超高水材料充填复采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大鹏;房柱残煤工作面平行巷道复采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超;复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过冒顶区顶板断裂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广金;积水老空区残煤复采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高春生;运营铁路桥下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杨庆威;白皎煤矿余煤复采顶板控制及防灭火技术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文阳;厚煤层上分层巷柱开采区残煤复采工作面矿压特征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00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0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