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多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本文选题:特厚煤层 + 综放开采 ; 参考:《煤炭工程》2017年05期
【摘要】:针对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受采动影响明显的技术难题,运用结构力学理论建立巷道覆岩层结构力学模型,分析巷道在采动影响下围岩的稳定性,得出了上覆岩体在破断后关键块体的下沉解析式。建立了受采动影响巷道三维数值模型,研究巷道围岩的位移变化及塑性区分布,得到了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现场实测表明:F6103工作面后方15~25m巷道受到第一次受到采动影响,开采扰动影响变形不大,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小;F6104工作面后方12.5~30m巷道受到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矿压显现较为剧烈,变形量明显增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obvious technical problems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ffected by mining movement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caving in very thick seam of non-Liangou coal mine,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 model of roadway overlying strata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ructural mechanics theory, and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in roadwa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is analyzed. An analytical formula for the subsidence of the key blocks of the overlying rock mass after fracture is obtained.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roadway affected by mining moveme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displacement change and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re studied,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law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movement are obtained. The fiel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15 ~ (25) m roadway in the rear of the working face of Wei F6103 is affected by mining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disturbance of mining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roadway is less than that on the 12.5 ~ (30) m roadway behind the face of F6104 working face. The rock pressure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s more violent, and the deformation is obviously increased.
【作者单位】: 华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23004,51074163)
【分类号】:TD3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峰;采动坡体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矿山测量;2000年02期
2 孙世国,蔡美峰,王思敬;矿山复合采动效应的时空属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6期
3 邵强,冯德学;采动影响下公路损害特征及防护[J];煤炭工程;2004年02期
4 王冬梅;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5期
5 李凤明;;采动区地表减沉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开采;2006年01期
6 郎志俊;谢伟;夏军武;;采动损害控制治理探讨[J];煤;2009年11期
7 周兴国;王东权;;煤矿区桥梁抗采动地基加固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1年04期
8 赵希伟;张燕海;王列平;;许疃矿非采动沉降趋势预测与安全监测研究[J];矿山测量;2012年02期
9 何万龙;孔昭璧;康建荣;;山区采动滑移的应力—应变模型[J];矿山测量;1991年02期
10 王金庄;吴立新;胡世彬;王卫东;;山区不同类型房屋的采动损害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J];世界煤炭技术;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治理工程对策及环境重建[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杜青龙;;煤矿采动对地表烟囱的影响实例分析[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万龙;胡德礼;康建荣;;山区采动坡体的应力应变数值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研究领域的再思考与定位建议[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夏玉成;;应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预测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演化态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沈永祥;徐建斌;;矿区采动破坏土地的治理[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7 刘天泉;;矿井采动影响力学及其在特殊开采技术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8 刘天泉;;矿山采动影响学及特殊开采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9 马文顶;赵海云;张少华;;岩体采动破坏物理模拟再现新探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华兴;徐乃忠;胡炳南;康永华;王明立;刘鸿泉;赵有星;张刚艳;孙洪星;梁京华;王建学;许延春;宋孝平;陈千;谭永强;陈佩佩;刘治国;;矿区采动减沉技术[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晓荣;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平;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伟;陕北黄土沟壑径流下采动水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孔胜利;采动煤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瓦斯流动特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薄云山;晋华宫矿多煤层采动影响煤巷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傅睿智;浅埋藏近水平特厚煤层采动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于广云;采动区大变形扰动土物理力学性质演变及工程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何姣云;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夏玉成;构造环境对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控制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10 徐文全;采动空间围岩应力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云;采动曲率变形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吴鸿涛;厚松散层重复采动下地表沉陷移动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琛;近水平煤层采动边界裂缝导水性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4 冯军;山区采动地表沉陷规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谢文苹;采动影响下矿区充水含水层水化学时空演化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陈大阳;观文煤矿采动滑坡危险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7 段昆鹏;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高速公路压煤采动影响的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 田薇;采动损害的技术与经济评价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王冬梅;基于地质观点的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10 尹志明;马桑湾采动滑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5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3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