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煤巷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超前扫描探测技术

发布时间:2018-05-02 20:27

  本文选题: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 + 超前扫描探测技术 ; 参考:《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4期


【摘要】:在掘进工作面上设计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探测电极布置方式,根据稳定电流场性质,建立多点电流源电场线微分方程,基于变步长四阶五级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定义探测电场空间立体角和电场线边界角概念,分析探测电场平均电流密度随主屏流比系数及距掘进断面距离变化规律,确定聚焦效应探测时主屏流比系的取值范围。同时改变约束屏流比系数和主屏流比系数,分析探测电场偏转角的变化规律及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确定偏转效应探测时约束屏流比系数的取值范围。工业性试验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超前扫描探测,根据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异常激电效应参量变化规律,能够有效识别工作面前方围岩地质构造特征及低阻含水异常体的方向,但含水异常体距工作面的准确距离和含水量的大小尚需进一步研究。
[Abstract]:The multi-point current source dual-frequency IP method is designed to detect the electrode arrangement in the heading face.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steady current field,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line of the multi-point current sourc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our-order five-stage Runge-Kutta-Felhberg algorithm of variable step siz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olved. The concepts of the spatial solid angle and the boundary angle of the electric field are defined, the variation of the average current density of the detecting electric field with the ratio coefficient of the main screen current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tunneling sec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range of the ratio system of the main screen current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focusing effect is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atio coefficient of constrained screen flow and the ratio coefficient of main screen flow are changed, and the law of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detecting electric field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t are analyzed, and the range of the ratio coefficient of constrained screen flow is determined when the deflection effect is detected. The industrial test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direction of low resistivity abnormal body in front of the face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law of amplitude frequency and apparent resistivity abnormal induced electric effect parameter. However, the exact distance and water content between the abnormal body and the working face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6A40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7402158)~~
【分类号】:P631.3;TD1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林品荣;徐宝利;李勇;;阵列相位激电法与时域激电法的对比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S1期

2 柳建新,何继善,张宗岭,黄俭合,贾培乾,李彦国;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示范区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1年03期

3 丁华;模糊数学在激电异常与富水评判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2年05期

4 罗延钟,张胜业,熊彬;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可行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5 高军强,李书忠,李油建;激电法找油的原理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3年01期

6 陈蜀雁;刘永明;;双频激电法在阿勒泰山区快速找矿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武炜;杨进;;时域激电谱有限元数值模拟[J];物探与化探;2007年01期

8 刘国辉;王天意;徐国志;吕继东;;大功率激电在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9 李建华;林品荣;郭鹏;;磁激电方法技术试验研究[J];地震地质;2010年03期

10 张先年;徐遂勤;刘海军;;大功率激电中梯在某金矿勘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延钟;吴之训;;谱激电法中视频率相关系数的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崔燕丽;白宜诚;;多频组双频激电数据的去耦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儒军;何继善;罗维炳;颜良;朱德兵;;精密多频激电接收机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礼钊;冯兵;周祥文;;参考点激电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何继善;李大庆;汤井田;;双频道频谱激电的非线性效应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游学军;;双频激电法在四川汉源-洪雅地区富锌矿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7 谢维;柳建新;许金城;;双频激电法在福建某钼多金属矿带的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8 李山坡;刘宝宏;王庆周;;双频激电法在老龙窝铅锌矿区普查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9 温佩琳;;频谱激电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杨志宏;;北岔沟门激电异常特征及效果[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原;地质大调查又多新手段[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智;井中激电正反演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刘春明;伪随机激电多参数谱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杨晓弘;频率域激电参数的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柳建新;西部特殊地貌景观区双频激电法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屈有恒;井地电阻率法及双频激电三维数值模拟与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刘海飞;直流激电反演中的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波帆;云南省金平县老集寨铅多金属矿区激电异常推断解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俊杰;云南某铜多金属矿激电找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陆茂欣;西藏多龙矿集区激电中梯方法有效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飞;含电磁耦合效应的频谱激电一维正反演[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5 毛一铮;双频激电法在福建某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4年

6 汪洋;井中激电法探测金属矿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刘涛;全空间域三维激电探测盲矿体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张丹杰;新型激电侦测系统的电路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何欢;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福建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勇;频域激电相干检测嵌入式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5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35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f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