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巷内预充填无煤柱掘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
本文选题:无煤柱掘巷 + 巷内预充填 ; 参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巷内预充填无煤柱护巷技术是在上工作面平巷内紧靠非截割帮预先构筑充填体墙,本工作面掘平巷时沿充填体掘巷,实现无煤柱开采。采用FLAC3D对综放巷内预充填无煤柱掘巷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巷道变形呈现非均匀性,并进一步对巷道围岩进行不稳定分区:巷道浅部顶板"拉破坏区",顶煤、基本顶与直接顶的分层处"剪切错动离层区",充填体帮肩角"压剪切落区",实体煤帮"高应力压剪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非匀称支护"技术体系,即以高强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和倾斜锚索为支护主体,且将锚索整体向充填体偏移,从而使巷道变形协调。研究结果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进行井下试验与应用,有效控制了无煤柱掘巷围岩的变形。
[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protecting roadway without coal pillar with pre-filling in the roadway is to construct the filling wall in front of the non-cutting side in the upper face, and to realize the mining without coal pillar when the roadway is excavated along the filling body. FLAC3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without coal pillar filling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road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is roadway is non-uniform. Furthermore, the unstable zoning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s carried out: "tensile failure area" of shallow roof of roadway, "top coal", "shear dislocation zone" at stratification of basic top and direct roof, "pressure shear area" at shoulder angle of filling body, and "high pressure shear zone" for solid coal sid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sub-area non-symmetrical support" is put forward, that is, the anchor rod and inclined anchor cable are used as the main supporting body, and the whole anchor cable is shifted to the filling body, which makes the roadway deformation coordinate. The results are used in underground test and application in Changcun Coal Mine of Lu'an Group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without coal pillar.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4126,51664018,51364012)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3ACG70010)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3204704054) 江西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jxxjbs15003)
【分类号】:TD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益敏;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有限元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3期
2 来兴平;伍永平;曹建涛;樊永宁;张燕丽;崔峰;;复杂环境下围岩变形大型三维模拟实验[J];煤炭学报;2010年01期
3 宋卫东;王东旭;唐亚男;;尖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围岩变形规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4 戎生权;孙维吉;梁冰;卢国斌;;李雅庄矿易碎胀围岩变形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09年02期
5 梁晓丹;宋宏伟;赵坚;;隧道压力拱与围岩变形关系[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周洪文;地下硐室围岩变形监测及突发失稳时间预测[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7 关惠平;熊俊楠;陶双江;吉随旺;;近水平岩层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稳定性分析[J];岩矿测试;2008年05期
8 孙洲宾;吴正海;;采动影响巷道群围岩变形及支护修复实践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1期
9 罗庆贺;;花鼓山矿回采巷围岩变形规律及支护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09年01期
10 李晓红,靳晓光,卢义玉,康 勇,雷向阳;西山坪隧道穿煤及采空区围岩变形特性与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才顺;;引沁入汾草峪岭隧洞工程施工期围岩变形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振振;阮怀宁;;深埋高压隧洞中地下水压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程度的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周德培;;隧道衬砌的围岩变形压力的时间效应[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4 张新曙;;乌鞘岭隧道围岩变形控制[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苏胜昔;杨昌民;范喜安;;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实时监测中的应用[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6 杨松林;王梦恕;巩慧;;地铁隧道施工围岩变形GeoRobot非接触监测的研究及实现[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曹荣祥;;三峡水利枢纽船闸地区围岩变形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8 武科;张珂;赵闯;刘正银;王成军;;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徐平;夏熙伦;;三峡工程船闸区3008~#平洞围岩变形粘弹性反分析[A];三峡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研究文集(下册)[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林萍;连拱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韩桂武;隧道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测及反演分析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清祥;下穿隧道施工空间效应及围岩变形影响与控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林浩;邻近水库(水牛家)隧道开挖围岩变形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冯亚松;挤压性炭质千枚岩隧道模型试验及围岩变形特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周新R,
本文编号:1840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4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