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型甲烷氧化菌对风流中甲烷的降解实验
本文选题:好氧型甲烷氧化菌 + 甲烷降解 ; 参考:《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6期
【摘要】:为了研究好氧型甲烷氧化菌对风流中甲烷的降解效能,分离纯化出可以甲烷为唯一碳源的好氧型耗甲烷菌株,设计出一种模拟巷道风流中甲烷降解实验装置,实现了对不同甲烷浓度、不同风流量、不同菌液体积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风流量为200 m L/min、菌液体积为200 m L的条件下,甲烷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降解;在菌液体积为200 m L、甲烷浓度为50%的条件下,风流量从400 m L/min减到200 m L/min,最低甲烷浓度由42%下降到33%;在保持风流量为200 m L/min、甲烷浓度为30%的条件下,菌液量越多,越有利于甲烷的降解。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aerobic methane-oxidizing bacteria to methane in air flow, the aerobic methane-consuming strain which can use methane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and 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as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degradation of methane in the airflow of roadway.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methane concentration, different air flow rate and different liquid volume was reali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hane is, the more favorable the degradation of methane i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keeping the air flow rate 200 mL / min and the volume of bacterial liquid is 200 mL / mi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hane is 50% when the volume of liquid is 200 m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hane is 50%. When the wind flow rate was reduced from 400m L/min to 200ml / min, the lowest methan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from 42% to 33 min. When the air flow rate was kept at 200ml / min and the methane concentration was 30%, the more the amount of bacteria liquid was, the more favorable the methane degradation was.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094) 微生物治理瓦斯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6A03)
【分类号】:TD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利用甲烷氧化细菌生产甲烷氧化菌素的方法[J];化工科技市场;2009年10期
2 王维奇;鄂焱;廖稷;姚顺;;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9期
3 林治田;;甲烷氧化偶联的新催化剂[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2年06期
4 刘颖,闵航,陈美慈,程克明;甲烷氧化菌分离物的分离及其特性[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辑);2000年11期
5 贾仲君,蔡祖聪;稻田甲烷氧化与铵氧化关系研究进展[J];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04期
6 崔俊儒,辛嘉英,牛建中,夏春谷,李树本;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4年03期
7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高志文;;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行为实验室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王云龙;郝永俊;吴伟祥;陈英旭;;填埋覆土甲烷氧化微生物及甲烷氧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9 马静;徐华;蔡祖聪;;稻田甲烷氧化研究方法进展[J];土壤;2007年02期
10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土壤因素对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亮;赵春贵;;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酶代谢甲烷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邢新会;罗明芳;吴昊;王磊;;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结构和功能解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侯玉慧;常刚;翁维正;夏文生;万惠霖;;卤氧化镧应用于甲烷氧化偶联:纳米与常规尺度比较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郑中华;;甲烷氧化细菌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5 邢志林;高艳辉;赵天涛;;甲烷氧化菌群共代谢降解TCE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十一章)[C];2014年
6 吴昊;邢新会;缑仲轩;;高密度培养甲烷氧化菌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王申亮;范杰;;基于喷墨打印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筛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8 孙思;季生福;王开;丁大为;李成岳;;甲烷氧化偶联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潘登;季生福;王开;唐晶晶;;双层床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工艺研究[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勇;刘新展;张丽梅;贺纪正;;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能力的影响[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壣,
本文编号:1842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4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