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油可动性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5-09 16:59

  本文选题:粘土矿物 + 地层压力 ; 参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3期


【摘要】:为探索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油可动性与页岩演化程度变化关系,分析了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主要粘土矿物演化特征、页岩流体压力发育情况、页岩内烃类流体性质演化规律,以显微荧光方法对页岩的可动油进行了观测,并对页岩可动油率进行了模拟实验测定。研究表明:随页岩埋深增加,伊/蒙混层及蒙脱石含量逐步降低,至3 500 m深度时达到平衡点。埋深大于3 500 m粘土矿物水化膨胀性减弱,有利于页岩油储层的压裂和压裂后裂缝的保持。2 800 m以下,页岩普遍发育自源异常高压,为页岩油的产出提供了有利的天然能量。埋深大于3 000 m,由于进入生烃高峰,页岩内一般具有较高的含油饱和度。在埋深小于4 200 m页岩内以油相为主,至4 300 m进入凝析气相阶段。页岩油粘度随深度增加明显降低,在3 500 m左右降至较低数值。显微荧光观测和可动油模拟实验表明:埋深大于3 000 m页岩中均存在可动油,且随深度增加,可动油比例增大。综合粘土矿物演化特征、流体压力发育情况、页岩内流体性质和可动油实验结果,认为东营凹陷大于3 500 m的古近系页岩油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leogene shale oil mobility and shale evolution degree in Dongying Sag, Bohai Bay Basi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clay minerals of Paleogene shale in Dongying depres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fluid pressure are analyzed. The evolution law of hydrocarbon fluid properties in shale is studied. The movable oil of shale is observed by microscopic fluorescence method, and the movable oil ratio of shale is measur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hale burial depth, the content of Iraq / montmorillonite and montmorillonite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reaches the equilibrium point at the depth of 3 500 m. The hydration expansion of clay minerals with buried depth greater than 3 500 m is weaken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racturing of shale oil reservoir and the retention of fracture below 2.800 m after fracturing. The natural energy of shale oil production is provided with favorable natural energ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utogenous abnormal high pressure in shale. The buried depth is more than 3 000 m.The oil saturation in shale is generally high because of entering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eak. Oil phase is dominant in shale with buried depth less than 4 200 m, and enters condensate gas phase at 4 300 m. The viscosity of shale oil de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and decreases to a lower value at about 3 500 m. Microscopic fluorescence observation and movable oi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movable oil exists in shale with buried depth greater than 3 000 m, and the ratio of movable oi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 evolution, fluid pressure development, fluid properties in shal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vable oil, it is considered that Paleogene shale oil in Dongying sag with more than 3 500 m has a good prospect for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29,4107209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239101,2014CB239105) 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P11066)
【分类号】:P61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香增;范柏江;张丽霞;姜呈馥;;陆相页岩气的储集空间特征及赋存过程——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带延长探区延长组长7段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4期

2 张琴;刘畅;梅啸寒;乔李井宇;;页岩气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研究现状及展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4期

3 宋国奇;徐兴友;李政;王秀红;;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页岩油产量的影响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3期

4 李钜源;;东营利津洼陷沙四段页岩含油气量测定及可动油率分析与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3期

5 柳波;吕延防;冉清昌;戴春雷;李梅;王猛;;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页岩油形成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2期

6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1期

7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唐玄;朱亮亮;邢雅文;姜生玲;荆铁亚;杨升宇;;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8 卢双舫;黄文彪;陈方文;李吉君;王民;薛海涛;王伟明;蔡希源;;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标准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2期

9 贾承造;郑民;张永峰;;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2期

10 张林晔;李政;李钜源;朱日房;孙锡年;;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中存在可供开采的油气资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秋寒;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轻质油储层综合判识评价方法[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钱友;朱筱敏;姜振学;李卓;陈磊;张昆;原园;;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及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6年04期

2 张园园;蒋有录;刘景东;徐田武;吕雪莹;;东濮凹陷杜寨地区深层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关系[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3 浮历沛;张贵才;张弛;葛际江;廖凯丽;李田靓;;高通道压裂自聚性支撑剂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2016年02期

4 包友书;张林晔;张金功;李钜源;李政;;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油可动性影响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3期

5 耳闯;赵靖舟;姚泾利;叶小闯;吴伟涛;白玉彬;邓秀芹;孙勃;;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致密砂岩储层孔缝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3期

6 吴昊;杨少春;宋爽;;裂缝型页岩储层DHSR预测方法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6年03期

7 覃兆勇;敬季昀;钟良;杨兆中;;层内爆燃压裂在致密油气藏中的应用前景[J];内江科技;2016年06期

8 陈方文;卢双舫;丁雪;;黔南坳陷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生气期和生气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9 陈磊;姜振学;纪文明;陈委涛;王朋飞;胡涛;高凤琳;刘庆新;;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J];高校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10 杨潇;姜振学;宋岩;黄何鑫;唐相路;纪文明;李卓;王朋飞;陈磊;;渝东南牛蹄塘组与龙马溪组高演化海相页岩全孔径孔隙结构特征对比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东杰;稠油热采在线测试技术注汽剖面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冯骋;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出水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3 关宇;高20区块复杂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丁文龙;付景龙;李昂;代鹏;;页岩微观孔隙成因类型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4年05期

2 霍志鹏;庞雄奇;范凯;陈冬霞;张俊;;济阳坳陷典型岩性油气藏相—势耦合控藏作用解剖及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5期

3 张廷山;杨洋;龚其森;梁兴;魏祥峰;;四川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海相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J];地质学报;2014年09期

4 吴建国;刘大锰;姚艳斌;;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4期

5 蒲泊伶;董大忠;吴松涛;耳闯;黄金亮;王玉满;;川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郭旭升;李宇平;刘若冰;王庆波;;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4年06期

7 Zhang Qin;Zhu Xiaomin;Ronald J Steel;Zhong Dakang;;Variation and mechanisms of clastic reservoir quality in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Dongying Sag, Bohai Bay Basin, China[J];Petroleum Science;2014年02期

8 赵佩;李贤庆;田兴旺;苏桂萍;张明扬;郭曼;董泽亮;孙萌萌;王飞宇;;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孔隙结构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6期

9 李军;路菁;李争;武清钊;南泽宇;;页岩气储层“四孔隙”模型建立及测井定量表征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2期

10 杨超;张金川;李婉君;荆铁亚;孙睿;王中鹏;何伟;卢亚亚;;辽河坳陷沙三、沙四段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其成藏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抚顺页岩油溶剂精制研究获得成功[J];科学通报;1958年16期

2 王民;石蕾;王文广;黄爱华;陈国辉;田善思;;中美页岩油、致密油发育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J];岩性油气藏;2014年03期

3 张博;李群德;王武振;;河南油田陆相页岩油储层测井系列优化设计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0期

4 张兰英;张学庆;任何军;代焕芳;李燕;朱颜;;微生物浸矿驱提页岩油的技术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唐玄;朱亮亮;邢雅文;姜生玲;荆铁亚;杨升宇;;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6 ;中国石油首个页岩油示范项目炼厂试运[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6期

7 章新文;李吉君;朱景修;颜鑫桐;罗曦;王民;卢双舫;;泌阳凹陷页岩油富集段资源评价及有利区预测[J];断块油气田;2014年03期

8 李吉君;史颖琳;章新文;陈祥;严永新;朱景修;卢双舫;王民;;页岩油富集可采主控因素分析:以泌阳凹陷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9 祝彦贺;;北美某盆地Z区块页岩油气产量的影响因素[J];海洋地质前沿;2013年08期

10 M.S.Mahanti;R.M.Barnes;魏澎;;用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树脂收集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煤和有关能源材料中的痕量元素[J];国外铀矿地质;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志军;邓孙华;王洪艳;;热重分析用于近临界水提取页岩油残渣的热解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边瑞康;武晓玲;聂海宽;;渤海湾盆地南部古近系页岩油成藏特征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唐玄;张金川;王香增;张丽霞;;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油气共生机理及资源前景[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周小虹;阮竹;王漫;;应用FTIR分峰程序对测定页岩油中羰基化合物相对含量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4年

5 彭成斌;;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地球科学起到的重要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大会报告[C];2013年

6 李玉喜;;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发展历程和前景[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7 许坤;;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A];油(气)开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讨会会刊[C];2013年

8 陈晓智;陈桂华;肖钢;祝彦贺;白玉湖;;海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选区评价体系[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何青芳;贺振建;张存霞;李慧;王长轩;;东营凹陷页岩古环境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白鹤林;巴里坤县年产6万吨页岩油项目开工[N];哈密日报(汉);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润珠;页岩油“燃”起投资热[N];民营经济报;2012年

3 巴曙松 余芽芳;页岩油气革命将推动产业格局的变动[N];文汇报;2014年

4 李慧;苏格兰页岩油气新发现引争议[N];中国石化报;2014年

5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赵笛 通讯员 李鲲鹏;青科大建立页岩油气实验室[N];青岛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慧;苏格兰页岩油气新发现反引争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罗佐县;美国页岩油气并购缘何再次升温[N];中国石化报;2014年

8 史蒂夫·班克 焦旭 整理;对美“页岩油神话”存在认识误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9 思远;页岩油能接棒页岩气吗?[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记者 张兴刚;政策利好拉升页岩油需求[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施彦彦;油页岩加氢热解与页岩油加氢精制耦合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姜楠;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一段页岩油形成条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谢冰;济阳坳陷页岩油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谢俊阳;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陈维思;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技术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杜添添;页岩油资源评价及有利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史颖琳;页岩油富集可采主控因素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兰晶;典型非常规油气资源加工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葛明娜;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页岩油资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宋岩;抚顺页岩油深加工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肖双全;大庆页岩油冷凝回收系统模拟及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6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b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