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适宜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发布时间:2018-05-10 11:53

  本文选题:废弃矿区 + 土地复垦 ; 参考:《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安徽省作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型地区之一,受到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等影响,其矿区土地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形成遍布广泛的废弃矿区土地。废弃矿区土地闲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更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进行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如何科学评价矿区土地质量、合理选择土地复垦方式的研究中,多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即以定性、动态的分析视角,对研究区域土地类型、数量和质量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评价,进而确定待复垦土地主要适宜类型。但此方法不能定量比较多种适宜用途下的土地生态价值,给复垦方案制定带来困难。为弥补该方法的这一缺陷,本文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即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四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四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法作为衡量生态价值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算各种生态系统价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27.61亿元、37.22亿元、37.53亿元、41.5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Abstract]:As one of the main mineral resource regions in China, Anhui Province is affected by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ning areas is deteriorating, forming a wide range of abandoned mining land. Idle land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 not only wastes valuable land resources, but also restric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refore, land reclamation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in the research of how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land quality in mining area and how to select the land reclamation mode reasonably,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land suitability is mostly u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ative and dynamic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ypes,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and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main suitable types of land to be reclaimed. However, this method can not quantitatively compare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land under various suitable use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formulate reclamation schemes.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is defect of this metho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of land reclamation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that is to say, land reclamation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 is divided into no reclamation, mainly cultivated land reclamation. The four scenarios were reclaimed in the comprehensive mod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forestland, and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the four different reclamation methods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example of land reclamation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s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measure ecological valu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valuation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measuring ecosystem va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benefit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was 2.761 billion yuan, 3.722 billion yuan, 3.753 billion yuan and 4.159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under the four scenario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net benefit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in different scenario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 was different.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land after reclam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on-reclam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btained by forest land is the best, and the net benefit of l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after reclamation is all positive.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reclamation is higher than its input cost.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王恩德;我国铁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02期

2 姚国征;杨婷婷;;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西部资源;2006年03期

3 张媛媛;姚飞;俞珠峰;;矿区土地复垦投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05期

4 张丽萍;弓春芳;;关于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的初步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1期

5 乔有成;于文德;陈秋计;;矿区土地复垦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6 刘国兴;张振文;冯文丽;孙亚军;;矿区土地复垦潜力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分析[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年02期

7 吴言忠;李英德;;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7年07期

8 李建华;郜春花;卢朝东;;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的初步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9 张欣;;构建矿区土地复垦的支撑体系[J];国土资源;2008年S1期

10 赵艳玲;黄琴焕;薛静;彭海燕;;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土地破坏程度评价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宝莹;白中科;包妮沙;;矿区土地复垦遥感动态监测体系构建[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白中科;;认知复垦,从事复垦,传承复垦——与我的导师赵景逵先生的对话[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屈雯雯;吴祥云;曲兆宇;宋亚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区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振琪;赵艳玲;王凤娇;;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与展望[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5 高国雄;高保山;周心澄;金燕;;国外工矿区土地复垦动态研究[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6 周进生;;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研究[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白中科;孙泰森;洪坚平;师学义;;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的学科交叉与野外大型教学、科研复合型基地的构建(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8 刘立忠;高荣久;;山地地区煤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楼溪潮;;强化实施矿区土地复垦整理的思考[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10 刘立忠;高荣久;方军;;低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习稳;要在矿区土地复垦上打主意[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记者 韩建平 白续宏;我省工矿区土地复垦有“方”可依[N];山西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王硕;矿区土地复垦之困待解[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白续宏;矿区土地复垦难在哪儿[N];山西日报;2013年

5 侯海生;不复垦别开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谢文君 杨忠厚;矿区土地复垦任重道远[N];辽宁日报;2002年

7 谢文君;矿区土地复垦任重道远[N];辽宁日报;2004年

8 山西省中条山森林经营局 李杨胜;高度重视山西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N];山西科技报;2003年

9 吕品杰;抓好矿区土地复垦促进阜新经济转型[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记者 白续宏;国内专家“会诊”我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武;井工煤矿区边采边复的复垦时机优选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艳春;平顶山市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邹彦岐;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张晋;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4 段珊珊;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潘妍宇;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顾宁博;中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立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高华;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冯露;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后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平德;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书娟;矿区土地复垦监测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869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869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