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我国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4 18:32

  本文关键词:我国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年

我国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边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持续、刚性放量。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支持下,全球配置资源和市场,包括配置能源和矿产资源,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虽然利用国际能源和矿业资源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认识,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国际化的步伐并不顺利,体现为中国矿业“走出去”阻力大、成功率低、代价高,这在一系列广为媒体报道的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究其原因,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无法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从而导致在投资行为上的失败。本论文的目的是为我国矿业企业制定一套符合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特点,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该体系对于进一步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家战略利益、适合我国国情、高度适用于我国矿业企业的矿业对外投资指标体系有所促进。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是:首先通过比对国内外主流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选取这些体系中对我国矿业企业有实际意义的指标,然后通过分析我国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总结我国矿业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在两项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而言更加符合我国矿业对外投资特点的评价体系。在权重赋值过程中,,本文选取定量加定性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体系指标进行赋值、计算权重,得出每个指标对投资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后,在案例分析环节,本文选取全球铁矿储量前八名的国家: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美国、加拿大、印度,对这些国家的铁矿的投资环境进行评测。根据本文所建指标进行了打分和排名,从结果上看,澳大利亚、乌克兰和俄罗斯位列前三,投资环境适合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投资。 本文得出的结果基本符合我国对外矿业投资的实际情况和投资趋势,这也和一般投资评价相符,所以我们给出的指标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客观性,可以作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矿业企业对外投资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1;F27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洋;;2011中国并购展望:采矿业蓄势待发[J];国际融资;2011年05期

2 许珂;任文利;王广强;林刚;;印度新矿业法规的修订特征及投资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08期

3 何金祥;郑子敬;;加拿大矿业投资环境[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11期

4 宋国明;郑子敬;;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12期

5 宋国明;;拉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调查[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2期

6 刘慧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层次综合分析模型[J];财贸经济;2006年12期

7 胡俊芳;;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环境分析[J];对外经贸;2012年04期

8 李志民;;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决策过程基本框架和方法[J];钢铁研究学报;2008年06期

9 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对秦皇岛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10 江小涓;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晓岚;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吴尚昆;中国矿业外资投资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林平;我国矿产资源对外投资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梅;我国铁矿石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2 Pekna Tetiana;中国对乌克兰直接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成果述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桂敏,陈传明;市场变迁对汽车技术跨国转移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黄建宏;刘家诚;;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4 郑明远;钟月玥;章豪锋;严雨婷;;区位视角下的外商投资集聚成因分析——以浙江平湖光机电产业为例[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5 杨肃昌;方来;柴娟娟;;跨国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黄宇驰;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的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7 梅园芝;顾幼瑾;;中国到GMS国家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8 李辉;;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和外包比较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单喜久;陈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转移及影响因素分析——兼论吉林省引进外资的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青海省社科院课题组;青海加大启动社会投资力度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传胜;;基于SWOT模型下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行业“走出去”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刘军荣;;经济周期波动与跨国公司投资分布变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杨勇;;旅游外汇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5 刘军荣;;经济周期波动与跨国公司投资分布变化[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志;资源型产业转型补偿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李莉;FDI的进入方式及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鹏;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选区决策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丘国强;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Kalyan Raj Sharma(高亮);后冲突转型国家的FDI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谭肖肖;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演进及新开放观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淼;FDI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效应、溢出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震;后危机时期我国家电企业海外并购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莹;商务成本对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侯国英;浙江东海创投委托代理问题的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景华;FDI对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的作用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伏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飞;区域资源优势定量评价的(火用)分析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张艳华;关于对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3 贺娜,杨飞;当前中国投资环境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4 李媛;马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与模型[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5 刘宏杰;马如静;;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的战略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冠华;孙本芝;;小议石油企业跨国投资[J];财会通讯;2009年14期

7 刘国平 ,齐长恒;识别和控制投资海外矿业的风险[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03期

8 贾飒飒;廖江;周直;;可拓综合评判模型在工程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雷京,程卫东;我国外商投资环境综合指标评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赵伟;;跨国并购与“走出去”战略 第三讲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比较与启示㈠[J];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玉书;;实施矿产资源全球化战略加快境外开矿的步伐[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建宏;王斌;程运材;何艳梅;;中国矿业发展海外投资战略研究[A];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刁萃;[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秋艳;中国矿产资源产业外向型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邓光君;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郭峰濂;中国矿产资源开放型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熊启滨;中国石油工业海外投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林平;我国矿产资源对外投资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湖;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郑瑞芳;中国利用国外铁矿石资源的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文丰;我国境外铁矿资源投资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4 林文荣;我国ODI区域选择现状及决定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李朋;我国钢铁集团境外铁矿石资源投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孟一凡;中国矿业资源战略与国际并购[D];北京大学;2008年

7 杜培培;中国石油开发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翟双德;基于国际要素流动的中国石油战略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述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松涛;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在全球经济调整中寻找矿业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J];国土资源;2008年11期

2 杨静;;矿业企业文化再造探讨[J];矿山机械;2007年06期

3 王锦;赵美芳;;论矿业企业网站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4 ;关于重申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有关政策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20期

5 周立强;张丽云;;浅析矿业企业海外地质风险勘查的技术风险控制问题[J];中国锰业;2007年04期

6 ;集展览、论坛、颁奖典礼及专题活动于一体的亚洲顶级矿业论坛暨展览会——“2008(第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即将召开[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年09期

7 田占鳌;加入WTO对我国矿产资源及矿业的影响[J];国土经济;2000年06期

8 张彩庆;刘伟;;中小型矿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矿业;2008年01期

9 徐曙光;兰月;;智利2009~2010年度矿业政策与管理回顾[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1期

10 冯天龙;;中国矿企海外资源并购风险探析[J];有色矿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公一;;矿业冬天的对策[A];地质工作体制改革30年座谈会文集[C];2008年

2 宋洁霞;;矿业整合的法律依据、模式与边界警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杨念亮;樊继平;;深化零缺陷管理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矿业企业——梅山矿业有限公司科学发展的实践[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伟;张荔;;河南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浅谈[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5 ;北京东澳达科技有限公司简介[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6 伍光磊;许芳;;战略成本管理——矿业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伍光磊;伍光华;;浅议矿业企业的管理创新[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逢瑞;;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矿业企业也“朝阳”——浅析紫金矿业的发展之路[A];缓解矿山资源危机——中国资源危机矿山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韩继深;曹发伟;;关于金融危机形势下境外矿产资源投资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10 李庆保;孙豁然;;我国矿业法律体系现状及分析[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汉雷;[N];辽宁日报;2009年

2 王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许传超;[N];青岛日报;2010年

4 ;[N];中国黄金报;2010年

5 通讯员 孙清海 本报记者 许长江;[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赵腊平 实习记者 丁凯 杨丽婷;[N];中国矿业报;2011年

7 安会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8 吴勇;[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记者 覃宇扬 方慧玲 实习生 韦盼;[N];广西日报;2011年

10 适 强;[N];证券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锋;云南周边五国矿业投资环境的可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翔;南美矿业投资环境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赵苗;委内瑞拉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赵云峰;中国铜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5 王金亮;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管仁荣;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邓中华;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清华;中国矿业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超峰;中国矿产资源整合与规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乐毅;锰资源经济利用与安全保障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一;我国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杜希;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浅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车孝涛;我国中小型矿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唐桂红;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的矿业企业国际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夏晔;基于SWOT模型的西部矿业投资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贾玉伟;云南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莹;大型矿业企业自建和运营铁路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树银;中国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郭婷婷;哈萨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10 林文峰;我国矿业企业参与风险投资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1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