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广西龙圩区泥冲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0 11:10

  本文选题:钨多金属矿床 + 地质特征 ; 参考:《中国钨业》2017年01期


【摘要】:广西龙圩区泥冲矿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大瑶山多金属矿集区,区域性博白—梧州深断裂和苍梧—大黎隐伏基底断裂交汇处,近期钨多金属矿勘查取得新的突破。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围岩岩性组合特征、构造断裂的控岩及控矿特点、燕山早期泥冲花岗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侵入与成矿的专属性、矿体产出及分布规律等矿床地质特方面进行总结,认为泥冲岩体是成物质及成矿热液的主要来源,岩体接触带是成矿有利部位,成分比较复杂的夕卡岩更有利于钨金铜矿富集,矿区外围仍有提升资源量的空间和潜力。该研究对大瑶山地区钨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Nichong mining area in Longwei area of Guangxi is located in the Polymetallic concentration area of Dayaoshan in the Qinghang metallogenic belt, where the deep fault of Bobai-Wuzhou and Cangwu-Dali concealed basement fault intersects. Recently, new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tungste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is paper,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lithologic assembl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ore area, the controlling rock and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tonic fault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Yanshanian mud-chong granitic porphyry and their intrusive and metallogenic specificity are discuss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such as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are summari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ud-chong rock mass is the main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 and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fluid, the contact zone of the rock mass is the favorable metallogenic position, and the skarn with more complicated composition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enrichment of tungsten, gold and copper deposits. There is still space and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mining area. This study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specting of tungsten polymetallic ore in Dayaoshan area.
【作者单位】: 广西第六地质队;广西二七三地质队;
【分类号】:P6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富饶;原其生;;广西大黎矿区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南方国土资源;2016年09期

2 张如放;张海涛;张海波;刘伟;;广西富贺钟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16年04期

3 陈懋弘;李忠阳;李青;韦子任;黄宏伟;张志强;肖柳阳;;初论广西大瑶山地区多期次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系列[J];地学前缘;2015年02期

4 徐德明;蔺志永;骆学全;张鲲;张雪辉;黄皓;;钦-杭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地学前缘;2015年02期

5 杨拓;;广西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矿产与地质;2013年05期

6 张旗;;论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J];甘肃地质;2013年02期

7 陈懋弘;黄智忠;李斌;黄宏伟;;广西苍梧社洞钨钼矿床花岗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J];岩石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富饶;原其生;;广西龙圩区泥冲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中国钨业;2017年01期

2 杨斌;仲雪辰;李箭箭;;江西新余铁矿田构造变形特征研究[J];江西科学;2017年01期

3 叶有乐;黄赤新;王传建;冯玉君;官晓艺;王功民;;广西平南县罗平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6年04期

4 胡俊良;徐德明;张鲲;刘劲松;;湖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石英斑岩时代与成因: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与稀土元素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6年06期

5 靳晓野;李建威;HOFSTRA Albert;MARSH Erin;刘建中;杨梧;;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与区域古油藏的关系:来自流体包裹体气相组成和沥青拉曼光谱特征的证据[J];岩石学报;2016年11期

6 焦骞骞;许德如;陈根文;吴传军;陈延生;高亦文;;广东河台金矿床矿物特征对成矿环境的制约[J];矿床地质;2016年05期

7 徐文;;皖南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年05期

8 周业泉;庞保成;李院强;吕嘉文;赖昕;;广西平南县新坪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J];现代地质;2016年04期

9 冯定素;毛景文;陈懋弘;张静;郭申祥;陈受文;李忠阳;韦子任;王新宇;;广西油麻坡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16年03期

10 许华;倪战旭;黄炳诚;韩淑朋;王翠云;陈杨;;广西大瑶山东南缘早古生代TTG侵入岩石组合的确定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强;陈懋弘;莫建明;肖柳阳;黄智忠;罗军;区朝辉;;广西苍梧社垌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流体演化及来源示踪[J];岩石学报;2014年01期

2 胡升奇;朱强;张先进;易顺华;彭松柏;周国发;吴林波;陈海红;;广东园珠顶铜钼矿床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Hf同位素[J];矿床地质;2013年06期

3 楚克磊;毛景文;陈懋弘;赵军;余长发;林良庄;林秀广;;广东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理研究[J];地学前缘;2013年05期

4 王新宇;刘名朝;周国发;黄锡强;王瑞湖;;桂东大瑶山成矿带新坪矿区花岗斑岩与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J];现代地质;2013年03期

5 华仁民;张文兰;陈培荣;翟伟;李光来;;初论华南加里东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J];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01期

6 张旗;;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问题[J];甘肃地质;2013年01期

7 肖光荣;姚琪;;江西省新余式铁矿中深部铁矿勘查探讨[J];地学前缘;2013年04期

8 陈国忠;梁志录;王建龙;麻红顺;;早子沟金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甘肃地质;2012年04期

9 许华;黄炳诚;倪战旭;钟辉运;黄英;李乾;;钦杭成矿带西段古龙花岗岩株群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年04期

10 韦子任;黄耀平;叶有乐;;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武斌;罗勇;单强;牛贺才;于学元;;内蒙古巴尔哲稀有稀土多金属矿床特征[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2 邱世强;;关于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J];地质论评;1981年04期

3 李荣清;;湘南地区多金属矿床中方解石的发光性[J];湖南地质;1992年S1期

4 李有禹,陈淑珍;湘西北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归属[J];湖南地质;1994年02期

5 毛景文,裴荣富,李红艳,,王平安;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4年02期

6 ;外喀尔巴阡贝雷戈夫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体系中热液的演化[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4期

7 毛景文,李红艳,王登红,彭聪;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年02期

8 吴志军;江西德兴银山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年01期

9 李林,罗郧;华南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空间数据统计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4年02期

10 李国清;胡乃联;宋鑫;;多金属矿床边际品位优化与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於崇文;岑况;龚庆杰;徐德义;王玉荣;沈镛立;陆琦;;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复杂性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戴塔根;龙永珍;张起钻;胡斌;;桂西铝-多金属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叶晖;魏全民;陈建设;;西藏甲马铜铅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超群;;超大型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8)[C];1992年

5 孔令补;孙忠和;;甘肃白银厂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6 张富铁;汪礼明;;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宋叔和;;黄铁矿型铜和多金属矿床 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矿带和矿床类型的对比及研究趋势[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8 毛景文;李红艳;宋学信;王登红;张景凯;;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9 马思根;何明勤;;贵州从江地虎铜金多金属矿床铜和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杨涛;宋忠宝;李智明;陈向阳;彭中发;曹德智;;青海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式[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1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突破分会场[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通讯员 祝汉国 马文军 记者 常世荣;沽源开发特大型铀钼多金属矿床[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汤丽玲 特约记者 王路阔;多金属矿床异常结构模型技术流程建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樊广月 李海涛;武警黄金四支队新近探明8万吨多金属富矿[N];解放军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家华;银山:一串珍珠般的出奇故事[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楼江东;浙江探明一超大型钪多金属矿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刘国荣;湖南大义山地区找矿基地浮出水面[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志兴;让“世界钨都”风采重现[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特约记者 刘国荣;湖南大义山地区整装勘查启动在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欢;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李关清;西藏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与区域成矿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磊;粤北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前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叶水盛;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多金属矿床密集区预测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来守华;湖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谈树成;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7 孙兴国;内蒙古龙头山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年

8 司荣军;云南省富乐分散元素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9 董方浏;云南巍山—永平矿化集中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如;黑龙江宝山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宋立强;崤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杨春鹏;江西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苏坤;藏南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陈贤;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楚春光;黑龙江省铁力地区二股西山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学;2016年

7 徐荣;滇西镇康芦子园Pb-Zn-Fe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董鹏;滇西南芦子园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施珂;皖南伏岭地区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壮;西藏列廷冈铁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14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14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